第八十五章 塞羅迪厄姆海戰(上)(第2/2頁)

弗拉裏奧斯心裏一緊,擡頭凝望遠方,穿過多艘戰船的空隙,只見最西邊的戰船桅杆頂上飄起了兩條黃旗。

是迦太基的艦隊,戰船數量和我們差不多……弗拉裏奧斯立刻根據旗語做出了判斷(升黃旗代表有敵情,一條黃旗意味著敵艦隊數量少於戴奧尼亞一方,兩條黃旗表示雙方數量大約相等,三條黃旗表示敵船數量多於戴奧尼亞艦隊,而四條黃旗則是敵船數量遠超)。

弗拉裏奧斯頓時精神大振,他立刻改變命令:“吹響軍號,升起黑旗!”

旗艦之上,五名司號兵同時吹響彎曲的銅號,響徹這一片海域,桅杆上也高高的飄揚起長長的黑色旗幟。

“黑夜之下,必有繁星。”滿天星是戴奧尼亞海軍最典型的戰術,能最大限度的發揮烏鴉戰船的威力,當初正是靠著它,戴奧尼亞初建的海軍才擊潰了強大的錫拉庫紮海軍。但經過十年的發展,由於艦隊戰船組成的改變,這個戰術又有了新的變化,他正需要一場大戰來驗證其功效。

所有戰船的艦長和船員在收到指令後,都立刻興奮起來:甲板操縱員開始將擱在甲板上的吊橋擡到前桅杆處進行安放;舵手調整戰船的方向,開始排列陣型;水手們開始吞咽口糧,並給坐墊塗抹滑油;坐在底倉過道的步兵們則開始穿戴盔甲……所有人都在摩拳擦掌,焦急等待著這一場海戰的到來。

……

從西面而來的這一支艦隊來自伊比利亞,準確的說它隸屬於伊比利亞總督瑪哥統轄。

阿非利加沿岸地勢平坦,卻沒有高大堅固的樹木,像迦太基這樣一個著名的航海種族,很早以前就將伊比利亞半島作為一個重要的資源基地,不光是因為那裏豐富的金銀礦,也因為那裏有豐富的木材資源,絕大部分迦太基的船用木材來自伊比利亞。

瑪哥擔任伊比利亞總督之後,最初他並沒有統轄艦隊的權利,事實上在征服伊比利亞南部的過程中,大半的時間都用不上艦隊,但是瑪哥考慮到將來,要將軍隊用於其他地方作戰時,海上運兵沒有艦隊的保護,將會是大麻煩,而想要調動迦太基艦隊前來伊比利亞,卻一定會受到以漢諾為首的元老院的阻撓,所以他才決定用在伊比利亞賺到的錢財和伊比利亞的樹木,建造一支屬於自己的艦隊。

幾年之後,一支由120艘三層槳戰船、加上中小型戰船、總共180艘戰船的伊比利亞艦隊成立,其統帥為馬戈尼德家族的阿德米卡,水手有一半來自腓尼基城邦,其余的來自努米比亞以及毛裏塔尼亞,沒有一個是迦太基人。這支艦隊很快就縱橫在伊比利亞海岸以及赫拉克勒斯之柱附近。

漢諾知道之後,對此非常的忌憚,所以這一次,當這支艦隊護送哈斯德魯巴的軍隊來到西西裏島利利俾時,漢諾就指使迦太基艦隊指揮官安諾巴斯要將其收編。

這遭到了阿德米卡的堅決反對,他說:“瑪哥大人只是同意讓陸軍部隊接受蒙特阿德諾的指揮,並沒有說讓艦隊也接受迦太基海軍的指揮。”

而安諾巴斯則反駁道:“既然都是迦太基的軍隊,當然要統一指揮,這樣才對戰鬥有利!對迦太基有利!”

阿德米卡拒不服從,雙方險些發生沖突。

最後這官司打到了元老院,元老院不得不再次派人與瑪哥進行商討,這樣一來二去又開始了繁瑣的談判。而兩支艦隊,一個停靠在迦太基,一個停靠在利利俾,相互僵持著,這就是為什麽之前蒙特阿德諾一直未見到有迦太基艦隊出現在西西裏島南海岸附近海面為其部隊護衛的原因。

直到哈斯德魯巴知道這件事後,以“自己即將攻陷塞羅迪厄姆城,為防止敵人從海上逃跑”為由,要求艦隊前來相助,這也是為什麽伊比利亞艦隊恰好出現在這裏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