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強攻羅馬城(十)(第2/2頁)

戰鬥之初,羅馬士兵及時的將敵人堵在了橋頭,但是他們卻不可能像堤岸上的戰友們那樣依靠著人多的力量將對方推下河,只能從正面硬扛敵人的沖擊。

戴奧尼亞第三軍團第一大隊將整個羅馬椎橋擠得滿滿當當,最前列的接敵士兵用長盾頂、用短劍刺,後面的士兵用身體推、用刺槍戳,再後面的士兵在全力往前推的同時,還投擲標槍……

戰鬥開始時雙方還處於相持,半個小時之後,主要由老弱組成的、憑借保衛家園的強烈信念支撐的羅馬士兵漸漸抵擋不住這些無論是體力、技能、鬥志都遠超過他們的戴奧尼亞軍團士兵的沖擊,開始一點一點往後退,即使是卡西烏斯焦急趕來親自督陣,仍然無法挽回頹勢。

越來越多的戴奧尼亞士兵沖過橋頭,擴大了第一大隊的進攻區域,更增加了羅馬士兵的防禦難度,如果不是三千多援軍的及時趕到,在橋頭防禦的羅馬士兵恐怕已經潰敗。

但是既是有了這麽多的援軍,卡西烏斯的眉頭仍然沒有舒展。

因為羅馬公民不管年老還是年少,從小就一直接受著羅馬正規的軍事訓練,即使力量不足或經驗不夠,他們仍然可以依靠整體來對抗戴奧利亞士兵的進攻,但這些自由民和奴隸即使身披著羅馬式的盔甲、手拿長盾和刺槍,卻完全對羅馬的戰術不了解,尤其是一些奴隸,他們甚至根本不知道如何使用盾槍。

為此,最辛苦的是那些臨時負責指揮他們的隊官,他們不得不大聲的喊叫著,在殺聲震天的戰場上提醒自己手下的新兵如何去做,很快個個的聲音都變得嘶啞,但新增援軍的陣型還是沒見多大改善,依舊松散雜亂。

卡西烏斯憂心忡忡,心中開始責怪:當初重建羅馬城的時候,元老院為什麽沒號召民眾在這堤岸上建起城墻?!否則有了城墻的保護,這些新兵即使沒有戰鬥經驗,也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就在這時,他隱約聽到了對岸傳來熟悉的軍號聲,精神頓時一振:是我們的援軍來了?!

……

而在幾分鐘前,站在對岸橋頭、緊張關注戰局的第三軍團長利紮魯就收到了羅馬援軍來襲的消息。

由於之前一直有偵騎回報“羅馬援軍在其營地北面聚集”的消息,他對此已經有了準備,倒不顯得驚慌。

“才4000多敵人,我認為我們留守營地的部隊完全可以在野戰中將他們擊退!”利紮魯自信地說道。

在一旁的第三艦隊海軍統帥米多拉德斯有所顧慮地說道:“防守營地的士兵都出去迎戰了,萬一再有敵人到來——”

“米多拉德斯,您要相信第三軍團的偵騎和山嶺偵察小隊的能力,除了正在到來的這支羅馬援軍,在十裏之內他們還沒有發現其他的敵人,我們的士兵在擊敗他們之後,完全有充裕的時間回防營地!”利紮魯為了消除他的顧慮,特地認真的解釋道:“我讓留守部隊主動出擊,並不是因為我好戰,而是因為我們建造的營地太大,如果只是單純的防禦,士兵們會很吃虧!”

米多拉德斯明白他說的是什麽意思:昨天,第三軍團和第三艦隊在台伯河北岸相當於建了兩個營地,一個是在橋頭,一個是在橋頭西側的河邊,為了容納這40多艘巨大的三層槳戰船,同時還要讓戰船之間有足夠的間隔來方便戰船被拖拽、入水和防止火災,因此河邊的營地是又長又寬,這就導致士兵們的防禦面積增大,要想完全防禦,兵力稍顯不足……

米多拉德斯之所以顧慮多,是因為士兵戰敗了還可以逃跑、重整和再戰,可如果讓敵人沖入河邊營地,他的戰船都拴在河邊,並且連成了片,輕易就能被焚毀,到時第三艦隊就徹底完了。

但他畢竟久經戰場,知道在此危急時刻容不得半點猶豫,因此果斷說道:“我同意你的意見,並且將艦隊步兵的指揮權暫時移交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