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強攻羅馬城(十一)(第2/2頁)

當然,蘇特利烏姆和科薩也有援軍跟隨,加起來有2000多人,再算上其他臣服於羅馬的伊特魯利部落和城鎮派出的士兵,總共有4000多人。

維愛、凱斯雷拉、沃爾奇等城鎮的援軍陸續的匯聚在一起,後面還零零散散的有戰士抵達,但他們得到探子的回報“戴奧尼亞人攻打羅馬城正急”,形勢已經不允許他們在此慢慢等待,尤其是維愛的羅馬公民一直嚷著要趕去救援,所以來自羅馬殖民城和伊特魯裏亞城邦的領軍將領們很快達成一致後,分別率領各自的公民兵,拖拖拉拉的向著羅馬椎橋前進。

在距離戴奧尼亞營地還有兩、三裏的時候,他們再次得到探子的回報:約有4000名戴奧尼亞士兵正快速行軍,向他們必經!

幾位將領聽了,和保盧斯的反應一樣都大吃一驚:戴奧尼亞人不是在全力攻城嗎?!怎麽還留有足夠多的士兵要與我們進行野戰呢?!

但時間緊迫,已不容他們多想,他們匆忙的開始布陣。

這4000多名羅馬援軍來自多個伊特魯裏亞城邦、部落和羅馬殖民城,光是要確定各支部隊的隸屬關系,安排陣列的位置,就要花費一番功夫,所以整支軍隊的陣型還未展開,戴奧尼亞軍隊就出現在他們的視野中了。

利紮魯率領的軍隊中有兩千名艦隊步兵和一個輕甲兵大隊,因此行動較為迅速,只有一個重步兵大隊稍微拖在了後面。

等趕到戰場後,利紮魯發現羅馬援軍正如他事先所設想的那樣,沒有預料到戴奧尼亞軍隊會出擊,因此沒有事先準備,整個軍隊還猬成一團,如此大好的戰機,他又怎會放過,沒等重步兵大隊趕到,他就下達了進攻的命令:艦隊步兵攻敵人左側,輕甲兵大隊攻敵人右側,將正面的空档留給後來趕到的重步兵大隊。

雖然,這兩支部隊都不是重步兵,但根據偵騎的回報:羅馬援軍中重步兵的數量遠遠不到一半(精銳的公民兵都在之前被征召去進攻赫爾尼基人)。所以,利紮魯堅信訓練有素的這兩支部隊完全可以憑借進攻壓制住敵人,堅持到重步兵大隊的趕來。

進攻的軍號吹響,原本就排列成戰鬥縱隊的兩支部隊,在放慢速度前進的過程中,將整個長長的縱隊很快的甩過來,變成了橫列,然後不需要再變動位置,開始加速向前。

艦隊步兵和輕甲兵的武器裝備其實都一樣,都是皮盔、皮甲、皮盾、短劍,最大的不同就是皮盾的大小和標槍:輕甲兵由於是陸地作戰,因此所持的皮盾較大,同時跟重步兵一樣,攜帶著兩根標槍;艦隊步兵由於要在海上作戰,為了更好的保持平衡,皮盾較小,也不攜帶標槍。

不過這一次由於第三軍團的重步兵們要通過烏鴉戰船爬上堤岸進攻,不便投擲標槍,都留在了營地裏,利紮魯在召集部隊出營迎敵前,讓艦隊步兵將標槍攜帶上,雖然他們在海上的戰鬥中不使用標槍,但在平時的訓練中卻會時常被訓練到,因為標槍投擲是戴奧尼亞步兵四種必須掌握的殺敵技能之一(另外三種是徒手格鬥、持盾劍鬥術、持盾槍刺術)。

戴奧尼亞軍隊的快速逼近,迫使羅馬援軍無法再順利的展開陣型,他們當然不能縮成一團,被動挨打,於是進攻的軍號被迫吹響,各部援軍的將領率領著自己城邦的軍隊急匆匆的朝著向自己逼來的戴奧尼亞軍隊殺去。

原本雙方相距幾百米的距離就在一片喊殺聲中很快被拉近。

“標槍!標槍!標槍!……”在隊官們的叫喊聲中,戴奧尼亞的艦隊步兵和輕甲兵兩支部隊很快停住了腳步,迅速的投擲出兩輪標槍,將敵人的沖鋒勢頭打斷,讓敵人的陣型變得更混亂,然後他們高喊著哈迪斯之名,沖殺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