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雅典參戰(第2/2頁)

阿格西勞斯並未作出承諾。

但是在審訊的過程中,阿格西勞斯為斯弗德利亞斯說話了。

他說:“斯弗德利亞斯無疑是有罪的,但我們不可能將一個好人處死。無論是孩提時代、青年時代、還是成年時代,這位英勇的斯巴達公民都過著體面的生活,勤勤懇懇的為斯巴達貢獻著自己的力量,斯巴達需要這樣的戰士!……”

如今的阿格西勞斯在斯巴達極具威望,他的發言使得長老議事會中的一些中立者選擇支持斯弗德利亞斯無罪,而原本就有一些長老覺得不應該處罰這位斯巴達將領。

他們認為:底比斯的暴亂損害了斯巴達在希臘本土的威望,正是需要用戰爭來重振威望的時候,如果斯巴達在此時處罰自己的將領,不但會挫傷斯巴達公民積極進取的鬥志,而且自打嘴巴的做法更會讓其他城邦看低斯巴達。

最終,長老議事會以多數票通過了“斯弗德利亞斯無罪”的決議,而擁有決定權的檢察官們本就是選自斯巴達公民,他們更年輕、更激進,當然也認同了這個決議。

正翹首以盼的雅典公民們得知斯巴達的判決之後,震驚了:當初面對斯巴達的指責,雅典人處決了自己的兩位將領!如今,面對雅典的指責,斯巴達卻輕易的判肇事者無罪!

斯巴達人的專橫傲慢徹底激怒了雅典公民,他們強烈要求雅典政府必須對斯巴達進行報復。

斯巴達的做法出乎了雅典將軍們的意料,自從大王和約簽訂以來,以卡利斯特拉圖斯、亞裏士多特萊斯為首的將軍們鑒於斯巴達在希臘本土的強橫,所以采取的是靜觀其變的中立政策。但是,他們並沒有閑著,而是繼續讓雅典與色雷斯、愛琴海、小亞細亞沿岸眾多城邦建立了同盟關系,經貿的頻繁往來、外交上的互助導致實際上雅典現在的實力已經超過了科林斯戰爭之前。

但現在公民們的怒火讓雅典想要繼續韜光養晦的做法不可能再持續下去,盡管這不是卡利斯特拉圖斯所希望看到的,但是在公民大會上絕大部分公民們的堅決支持對斯巴達宣戰,雅典最終順利通過這個決議。

雅典的宣戰震驚了希臘本土的城邦,不但讓底比斯人感到歡欣鼓舞,也讓正準備進攻底比斯的斯巴達王克利奧姆布羅圖斯感到難受,他怕在全力進攻底比斯的時候,雅典的軍隊又從東面襲來,因此在進攻底比斯的軍事行動中變得猶猶豫豫起來。

……

卡米盧斯果斷率領大軍離開羅馬城外,向西行軍,進攻奧斯提亞。

戴弗斯當然不能讓對手的計劃得逞,他不得不先後派出了第一軍團、第四軍團、第六軍團和部分第五軍團士兵,或乘坐商會的貨船、趕到奧斯提亞港口,或沿著台伯河北岸行軍來到河口,再由戰船擺渡到南岸的奧斯提亞城。至此,奧斯提亞城內聚集了約35000名士兵(包括忒利斯臨時組建的預備隊)來全力防禦已經不足六萬人的羅馬軍隊的攻城。

由於戴弗斯還要坐鎮羅馬,他只能任命阿明塔斯為奧斯提亞的臨時防禦指揮官,他反復思慮之後,認為:作戰經驗豐富、而且資格又老的阿明塔斯可以讓其他的軍團長聽從指揮,並且也完全可以守住這座小城。

不過,為防止他頭腦發熱,戴弗斯嚴令他“只能守城、不得出城作戰!”

此外,戴弗斯還任命在奧斯提亞戰鬥的克洛托卡塔克斯為阿明塔斯的隨身參謀,明面上是讓他跟著阿明塔斯學習軍事,暗地裏卻給了他一張手令,一旦阿明塔斯擅自行動,克洛托卡塔克斯就可以拿出手令,撤換阿明塔斯的職務,改由奧利弗斯擔任指揮官。

這可是克洛托卡塔克斯第一次擔當重任,他欣然的接受了任務,從而也使戴弗斯達到了另一個目的:巧妙的讓兒子遠離了戰場,保護了他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