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第七軍團來援(第2/2頁)

在這一次的戰爭中,其他軍團均有參戰,唯有第七軍團至今還被閑置,布雷魯多次向軍務部寫信抱怨不公。前不久,軍務部發來信息,說迦太基大軍再次登陸西西裏,提醒他預做準備。

布雷魯就開始向周圍城鎮發出了第七軍團召集令,現在軍營裏第七軍團齊裝滿員,士兵們士氣很高,就等著上陣殺敵立功。

但很快,洛克裏市政廳的回復卻給布雷魯先潑了一罐涼水,因為洛克裏港口內暫時沒有足夠多的客船運送部隊,需要再等一兩天去做籌備。

布雷魯感到沮喪。

這時,副官提醒了一句:“洛克裏沒船,不是還有利吉姆嗎!”

布雷魯眼睛一亮:以往第七軍團的士兵來源於洛克裏、希伯尼安和科洛尼亞,但是去年利吉姆和其子邦陶瑞那完全並入王國之後,這兩座城市也被軍務部劃入了第七軍團的兵源地,只是因為關系還未理順、再加上戰爭的爆發,第七軍團還沒有發通告,讓利吉姆和陶瑞那的軍訓官安排其公民到洛克裏軍營參加輪訓,雖然第七軍團中暫時沒有利吉姆公民,但是利吉姆作為扼守墨西拿海峽的港口城市,船卻是不會少的,完全可以幫助運送軍隊。

布雷魯立刻說道:“派信使盡快趕到利吉姆,向他們請求支持!”

第二天,利吉姆回應了第七軍團的請求,將近兩百艘客船在黃昏時分駛入洛克裏港口。

第三天一早,布雷魯率領著8000多人的第7軍團離開軍營,進入洛克裏城,洛克裏民眾齊聚街道兩旁,給自己的親人送別。和王國的其他城市民眾送別軍隊有所不同,他們很少大喊大叫,不會過度的亢奮,也不會沖入到街道中阻礙行軍,而是比較有秩序的站在街道旁不停揮手。

盡管加入戴奧尼亞王國之後,洛克裏不再實行由紮萊烏庫斯制定的殘酷法律,10多年來也不再有更多的殘疾人出現,但這個城市的公民已經將內斂和服從融入了自己的血液中,這同時也讓本是戴奧尼亞敵的洛克裏在並入王國之後,幾乎沒有給戴弗斯國王和元老院增添任何麻煩。當然信奉泊爾塞福涅、講究以法治邦的洛克裏公民對戴奧尼亞王國易於認同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軍隊在進入港口之前,還經過了洛克裏的造船工坊:七八個很大的幹船塢並列在海灘邊,不少船匠正在裏面建造著三層槳戰船;四周的露天沙地上堆放著一摞摞砍伐下來的粗大的樹幹,而在外圍還不時有一隊隊馬車馱載著樹木進入工坊;在多個臨時搭建的木棚中木匠則在不停的將粗糙的樹幹加工成一塊塊平直光滑的船板……在整個工坊的人們都在專注於自己手裏的工作,很少有人分心去觀望途徑這裏的第七軍團。

這種熱鬧而有序的造船場面不僅在洛克裏有,也同時出現在其他有造船能力的海濱城鎮中,比如:圖裏伊、克羅托內、特裏納、西裏庭、利吉姆、塔蘭圖姆、卡塔奈、納克索斯……整個戴奧尼亞王國在傾盡全力盡快制造出更多的戰船,以便在與迦太基的戰爭中,繼續獲得海上優勢。

上午,船隊載著第七軍團士兵,離開洛克裏港口,駛向西西裏島東部海岸的卡塔奈。

……

米多拉德斯在接到戴弗斯國王的命令之後,雖然十分興奮,但他並沒有馬上就率領艦隊對科西嘉島進行侵襲,因為他把首先要攻擊的目標對準了阿萊尼亞,相比較腓尼基人散布在科西嘉島上的那些小村莊似的據點,阿萊尼亞作為在科西嘉唯一一座腓尼基城鎮,擁有小而肥沃的農地、富饒的礦業和較大的港口,無疑讓米多拉德斯垂延三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