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羅馬城的新變化(第2/2頁)

沒過幾天,市政廳再次給了羅馬平民們驚喜,貼出來的公告上明確告訴他們:由市政廳出資,又特地找了戴奧尼亞工程師們不分晝夜、加緊設計建造的幾台水磨已經完成,可以免費為戴奧尼亞公民們磨制面粉。

實際上,制作水磨遠沒有公告中說的那麽費時費力:材料是現成的,攻打完羅馬城之後廢置了那麽多的攻城器械;工程師和木匠也是現成的,戴弗斯帶來了500多人的工程師隊伍,這還不包括各軍團的工程營;技術是現成的,水磨在10多年前就由戴奧尼亞學園的數學院副院長馬提克裏斯帶人研制出來,並且已經成為王國各城市很常見的公用大型設施;所需要的只是行政官員能不能及時的替民眾考慮到這些,亞西斯克斯不但考慮到了,而且立刻就著手實行,終於趕在豐收剛剛結束,就完成了水磨的建造。

亞西斯特斯擔任過王國多個城市的行政長官,他了解民情,深知豐收雖然喜悅,但為麥子脫殼磨制面粉卻是一件費時費力、還很折磨人的辛苦事。

在水磨未出現之前,希臘民眾磨制面粉都用石磨,粗大的石滾子要由馬或驢來牽拉,為了防止風雨或者鳥雀來啄食,還必須在較為封閉的小屋裏進行,而且還要派專人看護。那從不間斷的石滾與石磨摩擦發出的“嘎吱嘎吱”的聲音,聽久了不但讓人受不了,牲畜也受不了,它們會拒絕幹活,有時還會發狂,造成傷人事件,所以對於大戶人家的奴隸來說,看守磨坊是最大的懲罰。因此,亞西斯特斯才會認為:水磨的推出,將使羅馬民眾更加深對戴奧尼亞王國的認同。

水磨是什麽玩意?當羅馬民眾第一次看到這個公告時都感到奇怪,畢竟羅馬是一個內陸城邦,以農業為主,商貿並不發達,以前與南方的戴奧尼亞王國接觸很少,而平民對外面的世界了解得更少,不知道這個已經廣受意大利南部民眾歡迎的新發明很正常。

但戴奧尼亞人入主羅馬以來,通過一系列的實際行動逐漸贏得了羅馬平民的信任,所以真有不少羅馬人趕著裝滿麥谷的馱車,前往馬爾斯廣場的河邊(戴奧尼亞工程師檢測了羅馬城附近河段,發現蒂貝裏納島處的台伯河由於河心島分流的原因,水流較急,能夠更好的推動水磨,所以就將幾台水磨建造在了此處),結果他們驚喜的發現,這個神奇的裝置能夠周而復始的不停轉動,不但可以磨面,而且效率還很高,磨出來的面粉質量也好,不需要人始終待在那裏看護,也不需要擔心會累壞了牲口,所以很快一傳十、十傳百,全城的羅馬民眾或挑著擔子、或趕著馱車,天天在馬爾斯廣場河邊排起長隊,就像現在一樣。

剛從馬爾斯廣場河邊回來的民眾正大聲的向正準備趕去的人吹耀水磨的神奇,甚至有的人還打開面袋,讓對方看看他的勞動成果,使得那些人更迫不及待的想要趕往河邊。

聽到這些平民不時發出感嘆:“難怪戴奧尼亞如此強大,就連磨面的工具都能設計得如此神奇!……”個個一副與榮有焉的模樣,斯托洛的心裏一陣酸楚:恐怕再過不了多久,那個養育過他們的羅馬就會被他們所徹底忘卻吧!

斯托洛加快了回家的腳步,來到西裏歐山丘,他的心情又好了起來,因為不斷有人向他友好的打著招呼:“斯托洛,今天這麽早就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