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換帥(第2/2頁)

錫拉庫紮人一直在密切關注著北面的戴奧尼亞人的動向,當得知又有戴奧尼亞軍隊離開卡塔奈城,還抵達列奧提尼時,他們就警覺的意識到這可能是針對錫拉庫紮而來。

消息傳開,錫拉庫紮城內民眾十分恐慌。

等到消息確實之後,錫拉庫紮議事會這時候才發覺上了當,這些天民主派和中立派都在為“誰應該為激怒戴奧尼亞負責”這個問題發生爭執,浪費了大量的時間,竟然沒有去做好防禦的準備。

在生死存亡面前,泰阿根尼斯和法萊庫斯等人不得不放下矛盾分歧,全力應對狡詐的戴奧尼亞人即將到來的進攻。他們對城內的公民進行了緊急的軍事動員,同時又派出騎兵迅速通知城外的各個村鎮,讓民眾立刻攜帶家當,趕到城內避難。

一天之後,在東城墻上的哨兵首先望見了沿著海岸線逶迤而來的敵人。

……

新艦隊遭受慘敗的戰報傳回了迦太基,元老們大為震驚。

安諾巴斯在這份報告中將罪責推給了阿德米卡,推托說:正是由於阿德米卡行動遲緩,導致兩面夾擊的計劃未能實行,反而被戴奧尼亞艦隊各個擊破。

隨後,元老們又收到了來自瑪哥和波米爾卡的聯名控訴。

到底是安諾巴斯指揮失誤,還是阿德米卡執行不力?

元老們有過一番爭論,盡管有漢諾為之辯護,但是作為海軍統帥,安諾巴斯連戰連敗,難逃罪責。

所以爭論並沒有持續多久,元老院就通過了“撤掉安諾巴斯海軍統帥職務、讓其回城受審”的決議。

迦太基因海而生,靠海而繁榮,盡管現在他們也開始往內陸發展,但海洋依舊是他們的根基,如今迦太基海軍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敗,已經說明戴奧尼亞艦隊的勝利不是偶然,迦太基海軍力量處於劣勢已經是事實,這不但使西西裏島上的10萬大軍處於危險之中,也開始威脅到了迦太基本城的生存。

所有元老們第一次不含私心的、積極認真的探討解決迦太基海上困境的辦法。

首先是要盡快確立海軍統帥新的人選。

盡管安諾巴斯受到彈劾,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確實是一名優秀的海軍將領,所以元老們提出的一個個人選都因為才能還不及他,而被排除,最後還是艾斯亞魯巴提到的一個人名,讓眾人沒有對他的能力進行質疑,而是擔心他的身體。

莫爾巴爾,迦太基貴族,前元老院元老,年輕時曾經參與過迦太基對抗意大利北海岸的希臘城邦的海戰,後來幾次擔任海軍統帥,主導與以錫拉庫紮為首的西西裏的希臘聯合海軍的戰鬥,勝多負少;他還曾經勇敢的率領船隊,沿著前人開辟的航路,向西越過赫拉克勒斯之柱,沿著海岸南行,到達阿非利加西海岸中部,並帶回了一些珍奇異獸和穿著古怪、皮膚黑得發亮的種族,因此成為迦太基的英雄;但他後來厭倦了迦太基的政壇,再加上年事已高,因而主動退出元老院,並且在烏蒂卡隱居。

在得到好幾個與他相識的元老確認其身體無恙之後,元老們一致同意,便派使者去烏蒂卡征詢這位不屬於任何派別的老人的意願,看他是否願意出任迦太基海軍統帥。

其次,元老院就“是否將防禦薩丁尼亞海域的新艦隊調回”一事進行了商討。畢竟,這支新艦隊原本是為了保護薩丁尼亞航線,如今卻被打殘,沒有發揮任何作用,繼續待在薩丁尼亞沒有多大的意義,反而有全軍覆沒的危險。如今,戴奧尼亞大軍也登陸了西西裏島,迦太基軍隊所承受的壓力加大,後勤補給的問題就更凸顯出來,必須要確保西西裏與迦太基的海上航線的通暢,才能保證島上的10萬大軍能夠沒有顧慮的全力作戰,這成為了迦太基元老們的共識。為此,他們不但決定要調回這支殘存的新艦隊,並要將之投注於西西裏方向,而且還要將新下水的戰船編入其中,同時督促各船廠加快後繼新戰船的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