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戰爭結束(第2/3頁)

消息傳回迦太基,全城震動,民眾恐慌,痛哭聲持久不絕……

第2日,薩摩爾斯不顧阿迪斯人的挽留,也不顧還有潰兵在陸續返回,就集合殘余部隊,逃回迦太基城。

因悲痛而憤怒的迦太基民眾將灰溜溜進城的薩摩爾斯團團圍住,先是怒罵,然後是痛打,直至其倒地不起。

元老院為了平息眾怒,用最快的速度對其進行了缺席審判,審判結果:釘死十字架。

這或許是迦太基歷史上最悲催死去的一位領軍將軍。

但處死薩摩爾斯並無助於戰局的改變。

第3天,阿萊克西斯率領休整後的軍隊向西行軍,阿迪斯開城投降。

第4天,戴奧尼亞軍隊與北上的東努米比亞部隊在阿迪斯會合。

第5天,戴奧尼亞聯軍繼續西進,圖內斯城投降,緊接著邁加洛波利斯城投降。

最後,4萬多戴奧尼亞聯軍士兵繞過圖內斯湖(即今突尼斯湖),逼近了迦太基城。

驚恐萬分的迦太基民眾站在西面城墻上,眼睜睜的看著密密麻麻的戴奧尼亞士兵,在比塞大湖和圖內斯湖之間的地峽上大肆毀掉縱橫的溝渠、鏟掉一塊接一塊的農田,然後在上面開始修建營地,顯然是準備將迦太基人徹底封鎖在城內(迦太基人認為它是地峽,實際上兩湖之間的最短距離也約有10裏,而且地勢非常平坦)。

驚恐的迦太基人不敢出擊,只能躲在高大厚實的城墻內,加緊做好防禦的準備。無論男女老少都被動員起來,配備武器,隨時準備上城作戰,城內所有的鐵匠鋪全天二十四小時開工,緊急生產各種兵器:短劍、標槍、長矛、盾牌……

甚至已經驚慌失措的元老們還通過了大祭司的提議,說服城內民眾舉行規模空前的祭祀,向戴奧尼亞的保護神巴爾·哈蒙祈求庇佑,這個儀式就是曾經在西地中海腓尼基人中流行、讓其他種族談之色變、近幾十年來已經較少舉行的火祭。

但此時的迦太基民眾已經瀕臨絕望,這是他們所剩不多的希望,於是幾乎沒有人反對。通過抽簽,一共有兩百名六歲以下的兒童被選中,在全城民眾的頌唱聲中,他們被活生生的推入了巴爾·哈蒙神像前的火坑中,他們淒厲的慘叫聲更讓迦太基人痛苦而迷茫……

然而火祭儀式之後,巴爾·哈蒙的庇佑並沒有顯現,反倒是壞消息在不斷傳來:戴瑞托斯也向戴奧尼亞投降了……沒過多久,除迦太基之外,阿非利加第二大的腓尼基城邦——烏蒂卡也選擇了投降。因此另一支戴奧尼亞軍隊(即第四軍團和西西裏艦隊步兵),得以通過西面的海岸道路,從西面抵近迦太基城。與此同時,西西裏艦隊和第三艦隊的部分戰船駛進了比塞大湖和圖內斯湖,停泊在戴奧尼亞軍隊在營地內修築的簡易碼頭(迦太基人很早就打通了這兩個瀉湖與大海之間的交通,並且還在湖泊伸入城區的地方修建了港口),至此迦太基城已經被完全包圍,陷入孤立無援的絕境。

以漢諾為首的元老們之所以在此時此刻還沒有下定決心、完全接受戴奧尼亞的談判條件,那是因為他們還抱有最後一點僥幸:來自波斯的幹涉。

實際上,泰爾確實響應了迦太基的要求,向巴比倫派出了使者。

波斯王阿爾塔薛西斯在得知“迦太基居然被戴奧尼亞逼入絕境”的消息後非常吃驚,在考慮再三之後,他還是決定派一名使者去西地中海,詳細了解一下這場戰爭的過程,探一探戴奧尼亞的虛實,了解這個新崛起的希臘王國對波斯的真實態度。

而對這場戰爭進行調解只是次要目的,畢竟已經在位二十多年的他很清楚:戴奧尼亞費盡千辛萬苦,好不容易將敵人逼入絕境,又怎麽可能因為千裏之外自己的幾句話就放棄掉之前所做出的一切努力,更何況波斯還從未向這個新建立的國家展示它的強大。

2月中旬,波斯使者乘坐的客船進入迦太基海域時,遭到戴奧尼亞戰船的攔截,即使他宣稱自己是波斯王派來的使者,仍然被禁止進入迦太基城。

波斯使者不得不轉而求見戴奧尼亞國王,遂被帶往利利俾。

戴弗斯並沒有慢待波斯使者,接見儀式還算隆重。

但是自從科林斯戰爭之後,不但希臘本土的霸主斯巴達依靠著波斯的支持,象雅典、科林斯、底比斯這些希臘大城邦也得仰波斯的鼻息,波斯成為東地中海事實上的霸主,所以希臘城邦使者每到波斯,為了達成目的,往往是賄賂討好各級官吏,而波斯使者到希臘各地卻享受著高規格的接待。

但這位波斯貴族使者躊躇滿志的來到西地中海,卻當頭挨了一棒,不但客船被劫持,提出的要求也遭到拒絕,心裏自然是憋了一股子氣,見到戴弗斯之後,又看到這位野蠻人的國王既沒有佩戴貴重的王冠,也沒有穿著華麗的長袍,甚至只是在一個普通的客廳裏接見了自己,心中滿是鄙夷,還沒說上幾句話,他就以命令式的口吻對戴弗斯說道:“我們神聖而尊貴的王上非常關注戴奧尼亞和迦太基之間的戰事,他希望雙方能夠立即停止戰爭,退換各自占領的土地,重新回到戰爭開始前的狀態!只要雙方照此執行,將會得到波斯的友誼,否則後果將非常嚴重,戴奧尼亞將無法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