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拒絕派兵的理由(第2/2頁)

而伊特魯裏亞與高盧人的邊境線很長,恐怕要3~5個這樣的軍事要塞,才能發揮防禦高盧襲擾的作用,這樣就意味著我們至少要派3000-5000名軍團士兵,這是一個軍團人數的3/5,已經不是一個小數目,其所消耗的軍糧和物資也不是一個小數目,即使伊特魯裏亞人同意無償提供物資援助,但長此以往,他們能不能堅持下去,這是一個問題。如果由我們自己供給,其付出的將會更多,因為還要算上路途的消耗……

其次,前往伊特魯裏亞的援軍不可能頻繁輪換,因為我們的軍隊到伊特魯裏亞北部去駐守,那裏對我們的軍隊來說,無論是對手、還是環境都是完全陌生的,要熟悉一個陌生的戰場環境,了解敵人的情況,了解友軍的情況,讓士兵們適應那裏的戰場生活……等等各個方面是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而只有等將官和士兵們熟悉了那裏,他們才能夠完全發揮出戰鬥力,否則頻繁的輪換部隊,士兵們對周遭環境還不熟悉、甚至是陌生,那麽在戰鬥時就可能增大傷亡,甚至造成失敗,這是《戴奧尼亞軍法》所嚴令禁止的!”

阿萊克西斯說到這裏,看了一眼戴弗斯。

戴弗斯手扶下巴,微微點頭。

阿萊克西斯神色不變的繼續說道:“因此我們的軍隊駐守那裏,所需的時間不能太短,至少要半年。而讓士兵們在一個陌生的、時刻要面臨戰鬥的地方駐守這麽長的時間,即使是距離那裏最近的第十四軍團士兵(即幾年前剛組建的兵團,軍營在羅馬附近,兵源來自拉丁姆地區和伊特魯裏亞南部的部分地區,主要是凱斯雷拉和維愛)也不可避免的會思念家鄉,這將會導致士氣低落。

更何況這些士兵還是家裏的主要勞力,料理農田、放牧牛羊或從事其他勞動以掙錢養家,王國讓他們長期服役,盡管可能會給予他們一些獎勵,但是他們無法履行身為戴奧尼亞公民的其他權利和義務,恐怕還是會引起他們和家人的抱怨——”

“西地中海戰爭時,士兵們可是在外征戰了一年多啊,我看他們的表現不也挺好,沒有什麽怨言。”安塔奧裏斯不以為然地說道。

“那是因為陛下親自領軍,始終注意在調整著士兵們的厭戰情緒。”阿萊克西斯說這話倒不是為了恭維戴弗斯,他神情認真的解釋道:“當年我們的軍隊在同羅馬激戰之後,陛下就幾次舉行比賽和宴會,活躍軍營的氣氛。南下到西西裏與迦太基人作戰時,主力部隊還一直避免與其進行正面決戰,主要都在營地和城池內訓練、修整和防禦,再加上有擊敗原本的西地中海霸主迦太基的巨大榮譽激勵著他們,所以才能夠堅持到最後。

但如果讓他們去伊特魯裏亞北部邊境,各個要塞的指揮官不可能有很大的威望和魅力,讓士兵們一直保持著高昂的士氣,而且我們能夠認識到幫助伊特魯裏亞聯盟對於維護王國安全的重要性,但是士兵們恐怕不會考慮這麽深,相反他們會認為長時間為一個與他們沒有多大關系的勢力作戰毫無意義,這會導致他們提不起任何戰鬥欲望。”

說到這裏,他咳嗽了一聲,加重語氣說道:“更何況只要我們沒做好準備去征服北部的高盧人,那麽幫助伊特魯裏亞聯盟、在北部邊境防禦就可能是一個長期的任務,一年、兩年、三年……長此下去,恐怕會導致戴奧尼亞各個軍團的士兵們怨聲載道,甚至拒絕服從命令、前往伊特魯裏亞……”

阿萊克西斯將情況說得如此嚴重,引發了周圍人的一陣騷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