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應時而變(第2/2頁)

戴弗斯也不再催促,將身體往後座一靠,看似在閉目養神,實際上心中也是浮想聯翩:伊特魯裏亞使者來了兩天,外交官員負責接待,其實已經將使者的來意大致摸清楚,並且匯報給了他。他經過思索之後,心裏已經有了一些主意,畢竟和大臣們要摸著石頭過河不同,他有前世幾千年的東、西方歷史經驗作為後盾,也了解一些古代馬其頓、羅馬在軍事上的發展進程,他可以參考、借鑒、吸收……只是他想到的辦法涉及到幾個棘手的問題,需要和大臣們經過商討、達成共識、齊心協力來解決,所以他才有意的進行引導,當然他也希望大臣們能想出更好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過了良久,輪值主席西普洛斯問道(西地中海戰爭之後的第2年,科爾內魯斯就積勞成疾,臥病在床。在戴弗斯的提議下,元老院一致推選了在戰爭中出力甚多、功勛卓著的西西裏戰時總督西普洛斯,暫時代替科爾內魯斯的之位,但沒多久科爾內盧斯病逝,西普洛斯得以扶正):“請問阿萊克西斯大人,迦太基人在開拓伊比利亞領地的時候,肯定也遇到了今天我們所遭遇到的困境,他們又是如何做到在10年的漫長時間內不斷的抵禦和征服土著人、同時還能穩定和發展領地的呢?”

這個問題讓阿萊克西斯想了好一會兒,才斟酌著說道:“伊比利亞地區過去的詳細情況或許只有伊比利亞總督哈卡大人能夠回答,我所了解到的是……當時的迦太基伊比利亞總督瑪哥有一支將近5萬人的軍隊,他們的戰鬥力很強,而且全是雇傭兵,可以不用從事勞作,因此在任何時候都能投入到與土著人的戰鬥中,這才逐漸完成了對土著人的壓制,但即使是這樣,迦太基人也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價,據說伊比利亞領地的大部分收入和迦太基每年稅收的1/3都用來供養這支軍隊——”

“這太昂貴了!王國不可能采取這種方式,否則其他的事情都不用做了!”財務官阿基比德斯大聲表達自己的意見。

盡管覺得他的聲音有些聒噪,不少大臣還是贊成了他的意見。

西普洛斯卻沉聲說道:“我們當然不可能花費巨資來供養一支雇傭兵部隊,但是這種方式我們卻可以效仿。”

戴弗斯眼神一亮。

“我記得外邦人想要成為戴奧尼亞公民,從登記入冊到成為預備公民,再轉為正式公民,至少需要5-6年的時間,在這期間內他們必須在王國內勞作,租種土地、擔任雇工、擔當最底層的市政雜工、充當碼頭的勞力……甚至有時還要響應王國的征召,參與公共工程、或者成為軍隊的輔助勞力、和士兵們一起輪崗執勤……而在這漫長的期間內,他們還必須遵紀守法,定期納稅……非常辛苦而且還必須小心翼翼的在王國內生活,才能最終成為正是公民,說起來這並不容易。

西普洛斯輕嘆了一聲:“那麽我們為什麽不修改一下有關‘讓外邦人、自由民成為戴奧尼亞公民’的法令呢?只要宣布以後想要成為戴奧尼亞公民的人必須要先為戴奧尼亞王國服役,去駐守王國的邊境,等服役5-6年之後,才可以成為戴奧尼亞正式公民,才能享受王國賦予公民的各種權利……”

果然,不出戴弗斯所料,西普洛斯所提出的方法跟他所想的大致相同,唯一不同的就是在服役年限上:戴弗斯的想法是服役10-15年,這正好囊括了一名青壯年男子體力、精力最旺盛的時期。

但戴弗斯在細想之後不得不承認西普洛斯的建議更加具備操作性,因為現階段成為戴奧尼亞公民也就只需要6年左右時間,突然間將這個時間拉長到10年以上,而且還要冒著打生打死的危險,這些外邦自由民肯定會心生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