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渴望和平的希臘(第2/2頁)

德爾斐的祭司們早就厭倦了無休止的戰爭,因為戰火已經波及到了佛基斯境內(德爾斐就位於佛基斯地區),於是讓皮提亞給出神諭:這是波塞冬對斯巴達持續不斷的戰爭行為感到憤怒。

因此斯巴達終於決定尋求真正的和平。

他們還是希望像上一次科林斯戰爭一樣,通過波斯大王的調停,為希臘帶來和平。盡管距離斯巴達不遠的戴奧尼亞王國同樣具備做調停人的實力,但出於某種心理,斯巴達人壓根就沒有這個想法,於是他們派出使者前往波斯宮廷。

巧合的是雅典人也有這個打算。因為戰爭持續到現在,軍費成了雅典人的一個巨大負擔,甚至可能會因此而削減公民們的觀劇津貼。

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底比斯在這場戰爭中不但沒有被削弱,反而在雅典的援助下越來越強大,他們不但統合了大半的皮奧夏城邦,而且在和斯巴達聯軍的對抗中逐漸開始占據上風,其所表現出來的實力讓雅典人也感到了害怕,畢竟在科林斯戰爭之前,雅典和底比斯可是幾十年的死敵。

尤其是在今年,底比斯突襲了皮奧夏東南部的普拉蒂亞。

普拉蒂亞這個多災多難的山區小邦,曾經因為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堅決支持雅典,而遭到斯巴達聯軍的圍攻,最終被摧毀。而在這場戰爭開始時,斯巴達為了牽制底比斯,讓普拉蒂亞流亡者重回故地、重建家園。由於它所處的戰略位置極其重要,是斯巴達聯軍從陸地通過科林斯地峽、翻越山嶺、進入皮奧夏地區的必經之地,底比斯人早就有心將它納入皮奧夏聯盟,趁著斯巴達軍隊攻擊日漸減弱、己方力量日益增強之際,多次派使者勸說普拉蒂亞。

普拉蒂亞人一邊敷衍說要慎重考慮,一邊卻悄悄派人前往雅典,希望重新加入雅典同盟。

此事被底比斯察覺,在佩羅皮達斯的建議下,底比斯軍隊突襲普拉蒂亞,很快就占領了該城,並將普拉蒂亞人逐出國土,很多人被迫逃往雅典。

伊索克拉底得知此事,立刻寫了一篇《論普拉蒂亞》的演說文章,來表達對他們悲慘命運的同情,同時譴責底比斯人的罪惡行徑。

雖然這次事件沒有讓這兩個中希臘的強大城邦正式反目成仇,但無疑使雙方的關系進一步走向疏遠。

卡利斯特拉圖斯很好的利用了這些理由,在公民大會上說服了民眾,決定同斯巴達議和、停止戰爭。

雅典人同樣也沒有考慮邀請戴奧尼亞作為調停人:首先,他們認為邀請曾經的子邦來作為會議的主持者,有些丟雅典的顏面,而且這幾年伊索克拉底不間斷的宣揚,也讓雅典對戴奧尼亞心懷警惕;其次,作為這場戰爭的調停人,需要有足夠的實力和在希臘足夠大的影響力,戴奧尼亞之前從未涉足希臘本土,而且它還和斯巴達簽有長期的和平協議。反倒是波斯雖然遠隔千裏,卻一直在希臘本土的各城邦長袖揮舞,不斷用金錢拉攏這個、打擊那個,幾年前成功簽署的“大王合約”已經說明了它在希臘的影響力。

所以,雅典也派出使者前往波斯。

底比斯探知斯巴達和雅典都派使者前往波斯尋求支持之後,有些著急了,在討論中佩羅皮達斯第一次提出了向戴奧尼亞尋求支持的建議。

由於這一兩年底比斯實力增強,斯巴達聯軍無法再對底比斯進行封鎖,因此底比斯高層了解到了更多外界的消息,最讓他們感到吃驚的是戴奧尼亞打敗了迦太基,成為了大希臘和西西裏的霸主(在希臘本土人的印象中,在西地中海只有這兩個地方和迦太基是文明之地,其他地區的都是蠻夷之地,不值一顧),由此可見戴奧尼亞王國實力很強,又距離底比斯很近,還曾經在底比斯最困難的時候向他們出售糧食,表達出了善意,因此如果能夠獲得它的支持,底比斯根本不懼千裏之遙的波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