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第一艦隊的軍事會議(第2/2頁)

“我看這個辦法很好,可以實行!”塞克立安聽完,立刻興奮的表達了自己的支持:“就按照塞斐多魯斯所提的建議來制定新的登陸計劃,大家都提提建議,將它完善起來,下一次登陸作戰,我們一定要成功!”

……

色諾芬年紀大了,沒有那麽多的睡眠,他早早的就醒了。

洗漱之後,吃完奴仆特意準備好的早餐,他就出了阿格西勞斯的府邸。

天剛蒙蒙亮,斯巴達城內已經有了零星的燭光,若是在以往的這個時候,街道上會有不少的黑勞士扛著農具,趕去田地勞作,但這段時間的這個時候卻行人稀少,偶爾響起的犬吠聲在這寂靜的城鎮之中顯得格外的清晰。

只是色諾芬走在這安靜的街道上,卻遭遇到三次不知從何處竄出來的、全副武裝的斯巴達戰士的盤查,色諾芬都以出外晨練作為回應。

斯巴達人以武立國,以身體健壯為榮,以臃腫肥胖為恥,所以斯巴達公民從小接受訓練、到老了仍然按照自己的習慣在堅持鍛煉,這幾乎是一個傳統。色諾芬雖然不是斯巴達公民,但他在斯巴達的領地內生活了幾十年,生活習慣已經與斯巴達人相同。

此外,他不但是兩次遠征波斯的英雄,而且還多次參與斯巴達與其他希臘城邦的戰爭,立下功勛無數。他還著書立說,字裏行間都彌漫著對斯巴達政體、傳統的贊美,因此他是斯巴達的貴賓,在斯巴達公民中享有不小的聲望。而且這一次斯巴達面臨危難,他又主動留在斯巴達、願意與斯巴達人共同戰鬥,更是讓民眾感激不已,因此執勤的斯巴達戰士不但沒有為難他,反而個個都好意的提醒他晨練時要注意安全,不要離城太遠,避免出現意外。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斯巴達城不算是一座城,盡管神殿、房屋很多,人口不少,但它沒有城墻,越往中心、房屋越密集,越往外圍、房屋越稀疏,等看到東一塊、西一塊的農田時,也就意味著色諾芬已經出了城。

色諾芬沿著優羅塔斯河東岸的道路快步南下,三個多小時之後,天光已經大亮,雙腿酸脹的他望見了前方無數的帳篷,他就知道目的地已經到了。

當斯巴達人得知“戴奧尼亞軍隊通過海上入侵美塞尼亞”的消息之後,在阿格西勞斯的建議之下,他們就將防禦的重心放到了海岸,在海岸邊建立了一個營地,將動員起來的軍隊主力安置在了這裏,同時還組織了大量的庇裏阿西人和黑勞士,同戰士們一起在近海釘木樁、建造哨塔……正是由於這一系列果斷的措施,斯巴達軍隊才成功的挫敗了戴奧尼亞人的一次登陸。

這個海邊的營地沒有圍墻、也沒有壕溝,這是因為它只是起到一個供戰士們休息、隨時準備作戰的目的,並不打算要將其作為一個固守的堡壘,一旦當戴奧尼亞人登陸成功,斯巴達戰士駐守營地沒有意義,因為人人都知道斯巴達城沒有城墻,戴奧尼亞軍隊完全可以繞過營地,直攻斯巴達城,那就將是斯巴達的災難。因此,與其加固營地,還不如將時間花費在防止戴奧尼亞船隊登陸的設施上。

色諾芬看到三三兩兩的斯巴達戰士躺在帳篷外曬太陽,還有些人聚集在一起,高興的玩著一種斯巴達獨有的球類遊戲……

看到這種情形,色諾芬暫時松了口氣:斯巴達戰士之所以敢這樣放松,看來今天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出現任何敵情,要知道昨天戴奧尼亞的戰船曾經大規模的逼近近海,營地的軍隊緊急備戰,可能是看見斯巴達人防備森嚴,戴奧尼亞戰船在近海相持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後,最終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