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登陸塞薩利(三)(第2/2頁)

這些來自坎帕尼亞平原和薩摩奈山區的士兵們在幾年前接受過帕特洛克羅斯的指揮,創造了殲滅高盧入侵大軍的輝煌,所以他們信任帕特洛克羅斯的指揮,毫不遲疑的排成縱隊,穿著皮涼鞋的雙腳踩著堅硬又打滑的鵝卵石,跌跌撞撞的向西急奔。

拉米亞城距離登陸地大約15裏,大約一個小時之後,第十二軍團士兵氣喘籲籲的趕到了城下。

帕特洛克羅斯看到拉米亞城門緊閉、城上滿布士兵,心裏不由一沉:拉米亞人已經有了防備!

對此帕特洛克羅斯已經有了心理準備,畢竟船隊在狹窄的航道內航速緩慢,極可能給了拉米亞人充分戒備的時間。

既然突襲不成,帕特洛克羅斯很快調整好心態,叫來傳令兵,讓他乘坐騎馬趕往登陸地,通知後面的部隊:先將港口攻下,再趕來會合。

傳令兵走後,他命令第十二軍團士兵先原地歇息、恢復體力,自己帶著衛隊,抵近觀察拉米亞城的防禦部署和周邊地理。

拉米亞跟佩琉斯有些相似,它也是由塞薩利人建立的,由於該城位於塞薩利傳統領地之外,再加上交通也不便利,塞薩利其他城邦對其疏遠,甚至有的認為拉米亞不是一個塞薩利城邦。

而拉米亞人自己也鄙視自己的塞薩利身份,更願意去親近南面的希臘人,盡管一些希臘民眾視其為蠻夷,但它確實與南面的希臘城邦交往更深,當然也是因為與南面希臘城邦的海上交通更為便利。

伊阿宋成為塞薩利塔古斯之後,並沒有急切的逼迫拉米亞加入塞薩利聯盟,因為他怕引起南面希臘城邦的警惕。直到留克特拉一戰、希臘霸主斯巴達慘敗,他才終於不掩飾自己的野心,從底比斯率領軍隊北上回返塞薩利的時候,他搗毀了赫拉克利亞城(並非戴奧尼亞王國在大希臘的赫拉克利亞城),占據了溫泉關,拉米亞在他的武力威懾下屈服了,但還是有些不甘心,因此這一次伊阿宋進行軍事動員時,拉米亞並沒有提供太多的兵員。

現在拉米亞人感到慶幸,面對戴奧尼亞軍隊的突襲,他們還有足夠的力量自保。

一個小時之後,第十軍團、第十一軍團、第三騎兵軍團以及高盧大隊都陸續趕到……

拉米亞公民兵們站在城墻上,呼吸都幾乎停止:無數黑盔黑甲的戴奧尼亞士兵站滿了拉米亞城南面的沿河平原,就像是馬利亞科斯海岸呼嘯而來的黑潮,一眼望不到邊。特別令人矚目的是站在城下的戴奧尼亞士兵(其實是高盧士兵),他們身材高大強壯,面相兇惡,頭戴牛角盔,身穿璉甲,手持大劍,吼聲如雷,猶如一頭頭人形猛獸,讓人心悸……

就在拉米亞公民兵為戴奧尼亞軍隊強悍的力量所震懾之際,帕特洛克羅斯並沒有立即下達攻城的命令,之前他仔細觀察過拉米亞城:拉米亞人應該是學習了希臘人的建城習慣,沒有將城池建在平坦的沿河平原上,而是靠近北面的山嶺,將一座低矮的山丘囊括在城區內,成為它的衛城所在,北面和左右兩側被高達200米以上的山丘環繞,雖然給城市提供了屏障,但也限制了城區的擴展,因此拉米亞人只能將城區向南面的平原擴展,使得整個拉米亞城形狀就像一個長頸圓底的陶瓶,這樣的一種地理位置使拉米亞人感覺自己有很好的防禦優勢,他們只需要重點防禦住南城墻,就可以保障拉米亞城的安全。

帕特洛克羅斯命令第十二軍團和高盧大隊分別進攻南、北兩側的山丘。

山丘雖然高度不算太低,但是坡度平緩,拉米亞人雖在山頂上設有防禦營地,但兵力不多,第十二軍團中一半多是薩莫奈士兵,他們和高盧人都擅長山地作戰、而且非常彪悍,付出了一些傷亡之後,就占領了山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