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第3/4頁)

"不止得上香,奴婢聽說,還得行三跪九拜禮,"四喜滿臉憂愁,"您害喜得這麽嚴重,那鎮國寺又在半山腰上,一番折騰下來,您不知受不受得住。"

祭祖?

蘇長樂美目微眯,細細思索前世記憶。好像,的確每年都要出宮祭祖?

她記得每次都大費周章,一路上鞭炮鳴個不停,京城熱鬧喜慶非凡,人山人海的百姓跪伏在禦道兩側送駕、接駕,一趟奔波下來,的確折騰得嗆人。

所以沈星闌才會說初五那日,她便能見到那名歌女?

只是皇上祭祖,雖然不是百官隨行,但如今她父親已位極人臣,身為大齊的丞相,也是要隨著宣帝及眾皇子皇女,一塊進廟祭祀。

那到時阿爹還不是一樣會見到那名歌女!

想到這兒,蘇長樂心中焦急不已。

*

禦幹宮

那頭鳳儀宮的林皇後與沈季青母子倆,正在閉門商談要如何平息母家的危機,這頭的禦幹宮內,宣帝卻在大發雷霆。

慎刑司掌事微微躬著身,一字一句地陳述采購宮人安明險些遭人毒死之事。

他身旁還跪伏著一個人。

此人面色蒼白,嘴唇發青,看起來極為虛弱,正是剛被從鬼門關救回來的宮人安明。

沈星闌面無表情,負手而立,站在禦案旁。

"你剛才說是何人想毒死他?給朕再說一遍!"宣帝臉色鐵青,漆黑雙眸凝著一層寒霜,額頭青筋直跳。

"回皇上,昨日奴婢見負責為犯人送膳之人是個眼生的宮婢,臣當時便覺得奇怪,特意留了個心眼,格外注意安明,安明果然在用膳不久就突然口吐白沫。"

慎刑司掌事面對帝王迎面而來的怒意,仍是面不改色,不疾不徐地說道∶"臣用內力將安明胃中的飯菜逼了出來,並立刻讓人尋來太醫救治,那名送膳的宮婢也順利拿下。"

"臣惶恐至極,不敢隱瞞,立刻向太子殿下稟報此事,太子殿下與臣共同審問安明及送膳宮婢二人,連番審問一夜之後,才知道那名宮婢竟是受皇後娘娘指使,並且,安明也說,當初爆竹一事,亦是受了宮中貴人的指使,才會一時鬼迷心竅買了來路不明的爆竹。"

宣帝掃向五體投地的安明,眉眼淩厲∶"這個宮中貴人,指的是哪位貴人?"

帝王噪音低沉,散發著森然的霸氣,憤怒的威壓在整個房間蔓延。

面對著暴怒的帝王,安明哪敢說實話。

沈星闌淡淡的瞥向安明,知道這人貪生怕死,肅容道∶"如今正逢年節,再加上太子妃有喜,兒臣原想為皇孫積福,想此人若願意供出幕後指使者便留他一命。"

他微微嘆了口氣,話裏帶上了些悲憫∶"沒想到如今他到了父皇面前,亦是寧死不屈。'

慎刑司掌事點頭附和∶"早知此人寧死不屈,臣就不該浪費內力救他。

宣帝冷笑∶"既如此,就成全他,來人,拖下去午門斬首示眾!"

沈星闌來到禦案前,躬身拱手∶"兒臣鬥膽,請父皇手下留情,今日才初三,京城大街小巷都是人,斬首示眾怕是會嚇怕普通百姓,此人如今虛弱得很,不如就將他拘於牢中,不供膳,不給幹草,待其即將凍死餓死之際,再拖去五.馬.分.屍即可。"

此話一出,就連素來心狠手辣,對犯人從不手軟的慎刑司掌事都聽得冷汗直流。

太子平時看起來雖然拓落不羈,卻沒想到手段竟是如此狠戾。

宣帝聞言,也不由得多看了太子一眼。

帝王眼中並無任何責怪,反而充滿贊許之意。

原先他聽太子想饒此人一命,心裏還在感慨太子果然還是過於心軟。

這種敢在一年一度最為重要的點爆竹上動手,既而引來各種天災,讓天下百姓受苦之人,可說五.馬.分.屍都不為過。

沒想到正當失望之際,就聽見太子的想法也與他不謀而合。

宣帝不由得龍心大悅,摸了摸下巴,頷首道∶"好,就按太子的法子去辦!"

安明原想,說不說都是死,倒不如一死了之的痛快,聽今太子的話,眼前霎時一抹黑。

太子說的法子,和將他淩.遲.處.死又有何異!

"奴婢招了,奴婢全都招了,奴婢但求痛快一死,不敢再有隱瞞!

*

沈星闌忙到接近子時才回到東宮。

他原以為蘇長樂早早睡下,沒想到寢殿仍舊燈火通明。

一進房,就見到他的小嬌兒坐在美人榻上,專心的剝著葡萄。

沈星闌見她面上帶著濃濃的困意,卻看著葡萄眼露精光,一臉嘴饞的模樣,不由得失笑意∶"怎麽不讓四喜進來給你剝?"

蘇長樂睡醒之後就不見沈星闌人影,等了又等,等了好幾個時辰都不見他回來,心中又怕又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