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2/6頁)

太皇太後心裏明鏡兒似的,所謂的以遇喜為由晉升位份不過就是一個借口而已。在後宮裏已經生了阿哥或公主卻依然只是貴人位份的也大有人在。

諸如成貴人戴佳氏、通貴人納喇氏、衛貴人衛氏、布貴人兆佳氏皆是如此,生下四公主的張氏直到現在也依然沒有得到任何冊封,依舊只是一個身份低微的庶妃而已。

而這位密貴人卻能在剛剛有孕之初便得到康熙的恩典,將她晉為密嬪,可見這位密嬪在康熙心目中必定有著極為特別的位置。

太皇太後笑著對蘇麻喇姑道:“看來,皇帝很喜歡這位新封的密嬪了。想來這還是皇帝第一次未經選秀便直接帶一位女子進宮呢,而這位密嬪又是一位漢女,由此可見,密嬪應該很合皇帝的心意吧。”

蘇麻喇姑淺笑道:“奴婢從前便聽說江南出美人。這位密嬪娘娘既然是蘇州府知府的女兒,想來必定也是一位亭亭玉立的美貌佳人了。”

“皇上又崇尚漢學,這皇宮裏也便只有皇貴妃娘娘一個人通曉文墨,能陪著皇上吟詩作賦。倘若密嬪娘娘也通文墨、會作詩,那麽,皇上對她另眼相看也便情有可原了。”

太皇太後又感嘆道:“哀家只看皇帝特意下旨意給內務府,命內務府在他帶著密嬪回京之前,便要將儲秀宮重新修繕布置妥當,哀家便知道皇帝的心裏對密嬪必定是有幾分情意的。”

“哎,誰讓皇宮選秀女的規矩是老祖宗定下的,看重家世、德行遠勝過容貌。因此,如今皇帝後宮之中容貌出眾的妃嬪的確不多。雖然衛貴人長得還算不錯,但畢竟是辛者庫賤籍出身。”

“皇帝自從被人算計著寵幸了衛貴人以後,也一直對此事耿耿於懷,就連衛貴人所生的八阿哥都交給了惠妃撫養,對八阿哥也不如對其阿哥親切。”

“哀家本以為皇帝會因為衛貴人的事而厭惡容貌出眾的女子,卻沒想到皇帝第一次南巡回來便帶回了一位漢女出身的密嬪。若說密嬪的容貌長得不好看,連哀家都是不信的。”

提及容貌美麗的女子,太皇太後就難免想起了此生讓她最為厭惡的兩個女人,一個是當年備受皇太極寵愛的關雎宮辰妃博爾濟吉特海蘭珠,另一個便是深得順治帝寵愛的孝獻端敬皇後董鄂氏。

這兩個女人容貌都生得極美,可是,她們兩人一個搶走了她的夫君,一個奪走了她唯一的兒子。

因此,時至今日,太皇太後一想起這兩個女人仍然覺得心情低沉,胸口仿佛被一口悶氣憋得難受。

太皇太後臉色陰郁,沉聲道:“哀家只希望皇帝不要為了密嬪而失了分寸,做出和他的皇阿瑪一樣的錯事便好!”

蘇麻喇姑一邊為太皇太後揉著肩膀,一邊柔聲勸解道:“奴婢覺得既然皇上如此喜愛密嬪娘娘,那麽便自然有皇上的道理。太皇太後也不必如此擔心。左右再過幾天皇上的禦駕便回宮了。太後太後且先看看再說,或許,密嬪娘娘也是一個招人疼的孩子,太皇太後也許會和皇上一樣喜歡她呢?”

太皇太後瞥了蘇麻喇姑一眼,嘆息道:“但願如此吧。哀家已經失去了唯一的兒子,哀家可不想一把年紀了再失去皇帝這個孫兒。”

蘇麻喇姑笑道:“太皇太後過慮啦!闔宮上下誰不知道皇上最是敬重您的?皇上每日無論朝政多麽繁忙,都一定要日日來慈寧宮向您請安,竟沒有一日不來的。”

“奴婢記得兩年前皇上出巡盛京的時候,這一路上幾乎每天都要命人馳書問候您的起居,皇上還把親自在河裏捕抓的鰱魚、鯽魚脂封,派人特意送回宮裏給您嘗鮮呢!”

“去年秋天,皇上陪著您巡幸五台山,奴婢記得每次到了上坡地方,皇上都要特意下轎,親自為您扶輦,保護您的周全呢!太皇太後和皇上之間的祖孫情分,莫說一位密嬪娘娘動搖不了,就是十位密嬪娘娘,也一樣撼動不了的!”

太皇太後被蘇麻喇姑哄得心裏舒服了些,指著蘇麻喇姑笑道:“蘇麻的這張巧嘴,還和當年一樣甜!就會哄哀家開心。”

永壽宮中,貴妃鈕鈷祿瑾瑜聽著太監小寧子的回稟,知道了皇上命內務府重新修繕布置儲秀宮,竟然是為了一位皇上在南巡途中下旨新冊封的密嬪。

貴妃的臉上始終帶著端方優雅的淺笑,還抓了一把金瓜子打賞了辦差得力的小寧子。

貴妃命小寧子退下去以後,便吩咐大宮女玲瓏伺候她更衣梳妝,“你伺候本宮換一件衣裳,最近幾日皇貴妃娘娘的身子不大爽利,本宮有些放心不下,要去承幹宮看望皇貴妃娘娘。”

玲瓏連忙從衣箱裏取了一件暗紅色牡丹彩蝶羽緞氅衣,呈給貴妃過目,“主子,現在外面正在飄著小雪,這件暗紅色羽緞氅衣現在穿著豈不正合適呢。紅色的氅衣襯著白色的雪,主子若是穿了這身兒衣裳,一定比那畫裏畫的仙女還要好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