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第2/4頁)

康熙坦誠的對太皇太後說道:“皇祖母,這卷畫其實是出自密嬪之手。密嬪聽朕提起您多年沒有回過家鄉了,便一直纏著孫兒詢問有關草原的事情。孫兒國事繁忙,後來才發現密嬪竟然背著孫兒偷偷的畫了這卷畫,為皇祖母準備禮物。”

“更加令孫兒驚訝的是密嬪的記性極好,畫技又出眾,竟然能將孫兒向她描述過的草原風光和風土人情描繪的淋漓盡致。”

“若非孫兒派人詳細查過密嬪的身世,確定她從小到大從來不曾離開過蘇州府,孫兒實在難以相信這幅畫出自從來不曾見過草原的密嬪之手。”

太皇太後聽聞這幅畫是密嬪畫的,心中也驚訝不已。

原本太皇太後猜想能夠令康熙心動的江南女子應該是一位溫柔婉約、精通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的才女,可是剛才康熙卻告訴她稱自己喜歡密嬪的原因是看中了密嬪會種地的本事,因此,太皇太後這才在震驚中調整了自己對密嬪的印象。

然而,太皇太後這才剛剛接受了密嬪的新形象,康熙又忽然告訴她這幅她喜歡的草原風光圖便是蜜菀畫的,太皇太後震驚之余,又默默的在心中調整了對密嬪的印象,將擅長繪畫一條又添了回去。

太皇太後對密嬪的好奇心已經徹底被康熙給勾起來了,遂笑著對康熙道:“密嬪既然能畫出這幅草原風光圖,又會種地,可見是一個有本事的孩子。哀家都迫不及待的想見一見這個孩子了。”

“皇祖母想見密嬪,自然是密嬪的福氣。孫兒這就命人傳她過來。”

康熙說罷,便將梁九功喚了進來,吩咐他即刻前往幹清宮傳密嬪來慈寧宮向太皇太後請安。

梁九功聽了康熙的吩咐,心中都不免為蜜菀捏了一把冷汗。梁九功不敢有片刻耽擱,連忙應諾著弓著身子退出了殿外,帶著小順子一溜煙兒的往幹清宮趕去。

太皇太後笑著對康熙道:“皇帝也不必如此著急的喚密嬪過來吧?左右她一會兒也要去向皇貴妃請安。等到皇貴妃帶著妃嬪們向哀家請安的時候,哀家也自然能夠看到她。”

康熙笑著對太皇太後解釋道:“因為孫之鼎為密嬪診脈後,說密嬪由於懷孕未滿三個月,因此胎象有些不穩。孫兒剛才已經讓她不必去向皇貴妃請安了,並且還賞了她一個恩典,在她平安誕下孩子之前免了她向朕和後宮高位妃嬪行跪禮的規矩。”

太皇太後面露疑惑之色,“皇帝倒是有些將哀家弄糊塗了。密嬪的身子究竟如何?倘若密嬪的胎象不好,身子虛弱到需要無法向皇貴妃請安的地步,為何皇帝又要命梁九功即刻傳密嬪來慈寧宮見哀家呢?”

康熙淺笑道:“密嬪的身子還好,只是前些日子她每日忙著作畫為皇祖母準備禮物,有些累到了,只是極易疲倦犯困,倒也並無大礙。皇祖母想見她,孫兒自然要傳密嬪即刻來慈寧宮向您請安的。”

太皇太後聽康熙如此說,心裏自然十分舒服,“如此說來,皇帝免了密嬪向皇貴妃請安的規矩,是要故意寵著密嬪一些麽?”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朕欲借助密嬪的本事提高大清的糧食產量,此事並非一件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之事,其中有許多關鍵的訣竅還要依靠密嬪才能查明。朕要密嬪死心塌地的為朕辦事,自然也要先給她一些好處才是。”

康熙的臉上帶著一抹淺笑,然而笑容裏卻隱藏著淡漠與冰冷,這與康熙平常與蜜菀相處的時候臉上的和煦如春風般的溫柔淺笑完全不同,竟像是完全變成了另一個人似的。

“剛伺候朕一個月便遇喜晉了嬪位,從紫禁城午門入宮,獨自一人享用整座儲秀宮,在產子之前不必向朕與後宮之中的高位妃嬪行跪禮,不必日日向皇貴妃請安。朕相信,朕給密嬪的恩寵,足以令天下間任何一個女人心動。”

康熙摸著左手拇指上的墨玉扳指,繼續淺笑著說道:“朕就是要寵得密嬪相信自己是後宮之中最受寵的女人,如此,她自然會將她的一顆真心交給朕,也會心甘情願的為朕做一切朕希望她做的事情。如若不然,朕又何必如此心急的賜給她一個孩子?”

太皇太後聞言一愣,忽然有些同情素未謀面的密嬪了。

可憐見的孩子,剛一進宮便被皇帝算計成這樣。倘若密嬪沒有皇帝所看重的會種地的本事,自然也不會被皇帝收入後宮。

如果王氏不曾入宮,以後嫁個尋常人家,雖然生活不會像在宮裏這般富貴,卻也少了許多勾心鬥角,籌謀算計。至少,王氏至少也不會被她的夫君如此算計吧!

太皇太後雖然覺得密嬪有些可憐,但她卻更心疼自己的孫兒。

太皇太後深知她的這個孫兒雖然生在帝王之家,從小卻未能得到多少來自於父母的關愛。小小年紀便扛起了大清的江山社稷,早就已經習慣了用權謀得到自己的想要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