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3/6頁)

只說衛琳瑯病得昏昏沉沉,隱隱聽到身邊有人用悲傷的聲音念著她平日裏常看的佛經,衛琳瑯知道那是她的兒子八阿哥胤祀。

衛琳瑯很舍不得八阿哥,卻也知道自己大限將至。衛琳瑯臨終之前,對那個曾經給了她希望,又親手將她心中的最後一絲希望也奪走的康熙已經沒有半分情意,有的只是無盡的憤怒與怨恨。

明明她當初也是被人算計了,才陰錯陽差的為康熙侍了寢,可是,康熙卻從來不願相信她是無辜的,只憑那些位高權重的妃嬪們挑唆幾句話,便認定她仗著自己的美貌,不甘心一輩子在辛者庫為奴為婢,於是才費盡心機的爬上了龍床。

就連她九死一生、以命相搏才為康熙生下的八阿哥,康熙都不屑一顧,還沒等她看兒子一眼,便將她的兒子交給了惠妃撫養。

衛琳瑯本就是不爭不搶的性子,又因為自己的出身而時常自卑,因此便覺得或許這就是她的命。她身為皇上的妃嬪,卻沒本事討得皇上的歡心,本就是她自己無能,也怨不得旁人。

八阿哥小的時候,衛琳瑯經常想去看望自己的兒子。可是,每當她有這個念頭的時候,總是會聽到身旁伺候她的宮女不屑的感嘆八阿哥攤上她這麽一個無寵的額娘,可真是倒黴!

還說倘若她有自知之明,遠著八阿哥一些倒還好,只怕八阿哥靠自己的本事將來還能有機會得到一些皇上的寵愛;而若是她時常往八阿哥身邊湊,只怕她的晦氣便會過到八阿哥的身上,連累的八阿哥也會被皇上厭惡。

衛琳瑯聽多了這些話,逐漸便打消了去看望八阿哥的念頭。因為衛琳瑯心裏十分清楚,在皇宮之中,皇子們在長大之前,都是子以母貴。

也就是說哪位皇子的額娘身份貴重,受皇上的寵愛,哪位皇子便會受到皇上的寵愛,這的確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否則,剛剛出生的嬰兒都大同小異,哪裏就能立即看出其天姿不凡,聰明伶俐呢?

就如同二阿哥如果不是仁孝皇後赫舍裏氏的兒子,哪裏有這個福氣剛剛出生便被康熙下旨正式冊立為大清國的皇太子呢?

衛琳瑯想通這些事情以後,便將對八阿哥的思念統統藏在了心底,就連對八阿哥都是一副冷漠的模樣,令八阿哥誤以為她不喜歡他這個兒子,因此還傷心難過了許久。

等到八阿哥漸漸長大以後,果真是一個有出息的孩子。八阿哥憑借自己的本事,逐漸令康熙看到了他的聰慧和努力,之後又辦了幾件令康熙滿意的差事,更加得到了康熙的誇獎。

八阿哥自幼聰慧,而且由於被生母衛琳瑯刻意疏遠,因此早早便甚曉世故,從小即養成了親切隨和的待人之風。

八阿哥按照宮裏的規矩,年滿六歲即入上書房讀書,每日跟隨名師大儒學習以滿文、蒙古文、漢文等文字,並且跟隨諳達騎馬射箭等功夫。

康熙二十六年六月十日,康熙對年長的幾位阿哥的學業與功課進行了一次考核,其中便有才滿六歲的八阿哥。當日,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七阿哥胤佑、八阿哥胤祀按照次序到康熙面前,每個人皆讀數篇文章,年僅六歲的八阿哥朗讀文章之時,不僅毫不怯場,而且純熟舒徐,聲音朗朗,因此獲得了康熙的誇獎。

後來,八阿哥越大越出色,年僅十七歲的時候即被康熙封為貝勒,他是當時被康熙封爵的皇子之中最年輕的一位。後來,康熙又命八阿哥管理廣善庫,負責重建東嶽廟,並且署理內務府總管等等,可見康熙對八阿哥的欣賞與器重。

就連衛琳瑯都沾了八阿哥的光,康熙二十八年被升為嬪位,康熙三十九年十二月行冊封禮,晉封良妃。衛琳瑯心裏為八阿哥感到高興之余,更加肯定了之前她疏遠八阿哥的做法是正確的。

於是,為了不影響八阿哥的大好前程,即使衛琳瑯心中十分想念八阿哥,但她卻依然疏遠著八阿哥,每次八阿哥來看望她,她都不敢與八阿哥多說話,更不敢留八阿哥在自己宮裏多待,只讓八阿哥多親近其養母惠妃。

好在八阿哥越大對衛琳瑯這位親生額娘越是孝順,令衛琳瑯心中十分安慰,背地裏還因為此事偷偷的掉了好幾次眼淚。衛琳瑯心知她這輩子都不會得到康熙的寵愛了,她只希望能看到八阿哥平安幸福。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希望也被康熙給毀了。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十六日,康熙的禦駕由塞外回抵京城。十八日,康熙便遣官員大臣將廢皇太子胤礽之事告祭天地、宗廟、社稷,並且下旨將胤礽幽禁於鹹安宮內。

大阿哥胤禔對太子之位覬覦已久,此時見胤礽被幽禁於鹹安宮內,自然越發難耐不住自己急迫的心情,大阿哥在朝中活動頻繁,大有對太子之位勢在必得、舍我其誰之意,因此,大阿哥惹得康熙對他不滿,遭到了康熙嚴厲的訓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