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第3/4頁)

敬嬪此時也有些亂了心神,只知道哭著求惠妃相信她的清白,令惠妃不勝其煩。

惠妃惱怒的瞪著敬嬪,心裏早已經將敬嬪罵了幾百遍!

真是一個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廢物!做這樣一點點小事都做不好!還能做什麽大事?

再者,倘若當真沒有把握,剛才寧願什麽也不做也好過現在被人抓住了把柄,弄不好還會連累她跟著被人懷疑!

蜜菀沒有想到宜妃和榮妃竟然會如此幫她,心裏對宜妃和榮妃的大度好生佩服。

榮妃見蜜菀感激的望著她,卻只淡淡的說了一句:“密妃也不必感謝本宮。本宮如此幫你,只是不願意看到有皇嗣無辜被害罷了。”

宜妃卻好心的安慰蜜菀道:“榮妃姐姐一向面冷心熱,她如此說只不過是不想讓你覺得欠她的人情罷了。

你也不必太過擔心,有道是清者自清,只要你的確沒有做過任何背叛皇上的事,總會有辦法證明你的清白的!”

蜜菀向榮妃和宜妃各行一禮,感謝道:“臣妾多謝榮妃姐姐、宜妃姐姐對臣妾的信任與幫助,待他日臣妾洗脫冤屈之後,臣妾必定登門拜訪,再次感謝兩位姐姐。”

惠妃瞪著蜜菀與宜妃、榮妃三人,恨得牙根兒癢癢。此時無論惠妃心中如何憎恨敬嬪,也不能在此時當著眾位妃嬪的面暴露自己的真實想法,只能命人將敬嬪和剛才負責準備瓷碗的宮女們暫且監管起來,等重建新驗證完滴血驗親之法是否可靠之後再行審問她們。

等到敬嬪和幾個宮女哭喊著被拖下去之後,惠妃又重新命人準備了新的盛有清水的瓷碗,這次惠妃為了撇清自己,在滴血驗親之前特意吩咐周平和徐瀚仔細的查驗過瓷碗和水,確定沒有任何問題之後,方才命兩位禦醫再次為這二十位小太監取血,驗證滴血驗親之法究竟是否可信。

經過剛才一番折騰,眾位妃嬪們皆伸長了脖子,關注著此次滴血驗親的結果。

其中有的妃嬪認為滴血驗親之法既然自古便有,從來沒有任何人提出過質疑,又怎麽可能有什麽問題呢?密妃不過是在故弄玄虛、以求為自己脫罪罷了!其結果只能是自取其辱而已!

而也有少數幾位妃嬪覺得蜜菀既然敢在眾人面前質疑滴血驗親的結果,應該也是有些緣由的,心中不免覺得此次滴血驗親的結果或許真會讓人感到意外也說不定呢!

惠妃在心中不住的祈禱,希望此次滴血驗親的結果與剛才相同,盼望著這些小太監們的血都不相融!

然而,令眾人驚訝的是此次滴血驗親的結果的確與剛才大不相同,十個瓷碗之中竟然有六個瓷碗中的血液皆可相融。

蜜菀知道這個時候的醫學還遠遠沒有她曾經所屬的時空那般發達,因此,這時候的人們自然不知道人們的血液是可以分為四種常見的血型的,而血型相同之人的血液滴在一起的時候,相互之間便會因為紅細胞結合抗體而產生一定的沉澱,即表現出兩人的血液不能融合的情景,唯有血型相同之人的血液滴在一處才能相互完全融合。

此時的人們並不知道,其實父母與子女的之間的血型關系也並非他們所想的那樣簡單,子女的血型並不一定與其父母的血型完全相同。

例如,一位A型血的女子與一位B型血的男子成婚之後,所生的子女的血型有以下四種可能:即A型、B型、AB型、O型。

如果兒子的血型為B型,他自然可以與其父親的血相容,但他與母親的血便無法相容。但即便如此,也不能由於他與母親的血無法相融,便認定他並非其母所生之子。

蜜菀深知以現今醫學發展的程度和水平,她若想向眾人解釋清楚如此復雜的醫學問題實在是有難度的,更何況以大清現在的醫療條件,根本無法做到檢驗人們的血型,因此,即便她向眾人詳細解釋了這些事情,也難以說服眾人相信她的話。

而事實上她根本無需即刻讓這些妃嬪們弄清楚這個對她們而言既深奧又復雜的醫學問題,她只需要讓她們明白即使是毫無血緣關系的兩個人,他們的血液也有一定機會能夠相融便可以了。

看到這個結果,現場眾人無不驚嘆。

周平和徐瀚彼此對視一眼,皆對蜜菀贊不絕口:

“奴才行醫數十年,今日可算是開了眼界了!原來,原本並無任何血緣關系的兩個人的鮮血其實也有可能可以完全相融。”

“奴才今日方才終於體會到了孔老夫子所言之三人行必有我師此言的真諦!密妃娘娘有此發現,對大清醫道發展有著極為重大的影響!密妃娘娘實在令人欽佩!”

作為一名只懂得一些醫學常識的非專業人士,蜜菀被周平和徐瀚誇贊得實在有些汗顏,但此事又不便繼續解釋,氣氛一度有些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