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第4/6頁)

高士奇知道索額圖向他詢問此事,必定有所圖謀,意圖對密妃娘娘不利。而皇上又豈會饒了那些謀害密妃娘娘的惡人?

索額圖身為皇上的臣子,不止不想著為皇上盡忠,反而為了個人的一己私利,意圖謀害皇上的妃嬪和皇子,如此亂臣賊子,其罪當誅。

雖然他只不過是一個小官,沒有能力搬倒索額圖,但皇上卻可以治索額圖的罪。

他雖然將皇上和密妃娘娘曾經在回京途中遇到刺客一事告訴給了索額圖,但只要索額圖沒有動謀害密妃娘娘的歪念,自然也不會因此被皇上責罰;可若是索額圖不自重,當真對皇上不忠,犯下謀害密妃娘娘與十一阿哥的大罪,那麽,將來無論皇上如何處罰他,他也是咎由自取,與其他人無由。

索額圖剛剛從蘇州府查出了一個極為重要的消息,密妃娘娘竟然並非蘇州府知府王國正的親生女兒,而是王國正當年在寺廟附近撿到的一個棄嬰,其真實身份早就已經無從查證。

索額圖得知此事之後,頓時大喜過望,覺得此事可以好好利用一番。

倘若能夠將密妃的身世與前明皇室或者反清復明的反賊牽連到一起,皇上必定不會再繼續寵愛密妃,而密妃所生的十一阿哥也會因為密妃不名譽的出身而徹底失去成為儲君繼承皇位的資格。

捏造一些實事、偽造一些證據,將密妃和前明余孽牽扯到一起並不是一件難事,困難的是如何讓康熙相信密妃前明余孽的身份以及她確有謀害親夫、反清復明的謀算。

索額圖已經做了一些部署和安排,卻依然覺得這個局布得不夠周密,恐怕無法令康熙相信密妃確有謀反之心。

正在索額圖為此事發愁的時候,忽然接到了一封密信,信中提及在皇上帶著密妃娘娘回京的途中,途經曲阜之時,皇上和密妃娘娘曾經在鴻賓樓遇到了一名欲行刺皇上的刺客,此後,皇上雖然命人追查此名刺客的身份,卻只查到了此名刺客似乎與前明余孽有些關聯,便斷了線索。

索額圖也曾經懷疑過這封密信中所言之事究竟是否屬實,索額圖又不便向太多人打探此事,否則必然會引起他人的懷疑。

索額圖思前想後,覺得寫下此封密信之人既然可以將當日跟在康熙身邊的侍衛和宮人的名字寫得清清楚楚,足見其的確對此事知之甚詳,必定是隨駕南巡的隨從之一。

而這樣一個人也沒有必要故意編造出這樣一件事來欺騙他,想來此人或許從高士奇哪裏得知他想要知道這些事情,因而才寫下此信,不過是為了向他投誠而已。

索額圖知道在康熙首次南巡回宮之後,康熙的確多次命圖海剿滅前明余孽與意圖反清復明的反賊,如今細想起來,倒是從側面印證了當初在回京的路上的確發生了行刺皇上的大事。

想通此節之後,索額圖只覺得上天都在助他一臂之力。有了這個巧合之後,他必定可以布一個更加精妙的局,讓皇上親自查明密妃的真實身份,並且知道其與反賊勾結、意圖謀殺親夫,一心想要反清復明的“真相”。到了那個時候,他就不信皇上還會一味的護著密妃!

圖海只覺得自己的運氣近來真是好得出奇,平日裏極為難抓的前明余孽竟然接連的落了網,而且,這些人還由於承受不住酷刑的折磨紛紛招了供,供出了他們冒險前來京城的目的便是同成功打入皇宮的同夥相互配合,意圖在除夕夜前後行刺皇上。

對於這些人招供的供詞,圖海本就沒有盡信,但當圖海聽聞如今皇宮之中竟然有前明余孽的同夥之時,不由得神色一凜,對此事更多了幾分重視與關注。

圖海當即便入宮求見康熙,將此事稟奏給康熙知曉。康熙聽聞在皇宮之中竟然有前明余孽的同夥之時,心中也覺得十分膈應。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通常遇到此種情況,康熙都會秉承著寧可錯殺三千絕不放過一個的原則,將所有有可能與反賊有關之人盡數鏟除幹凈。

於是,康熙不僅加強了皇宮的守衛,而且將身邊的禦前侍衛與皇宮的宮人們仔細排查了一遍,他不能允許皇宮裏混入任何前明余孽,時刻威脅著他與家人的性命安危。

這一查之下,果然查出了許多從前不曾查明的錯綜復雜的各方勢力與許多眼線,康熙拔除了一部分眼線又故意留下了一些。

幹清宮與儲秀宮都很幹凈,沒有發現任何眼線,阿哥所裏雖然發現了幾個眼線,但都與這些阿哥們額娘的母家有些許關聯,其目的也是為了更好的照顧好這些阿哥們,因而康熙便暫且留下了這些宮人,沒有將其清除出去,卻暗中命人留心這些宮人,只要她們不做任何不該做的事情,便可以繼續留在阿哥們身邊當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