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在那個特殊年代 01(第2/2頁)

誰知就這麽不走運的遇上兵禍,人家是從山後鄰省過來的,躲都來不及,一家子生離死別,比洛薇家現在的處境還要慘,余下老兩口年邁體衰,沒能熬過前幾年的自然災害,到死也沒等到兩個大兒子的消息。

由於這一系列的不幸都是發生在新房蓋好之後,當地人就免不了私下議論,認為是這房子的風水有問題,才把兒孫興旺的好好一大家子住成了絕戶,一家人都沒了後,房子就成了洛氏族裏的公產。

可這房子的地理位置也實在不怎麽好,偏僻、幹活不方便得很,縱然族裏有人眼紅這幾間房子,心裏到底覺得忌諱,不敢打這個主意,有那不在意這些的,只要不姓洛,再怎麽想也是白想,畢竟洛氏在本縣根深枝茂,不是誰都隨便能招惹的。

宗族聚地而居,平日裏遠門、近門、隔房分得很清楚,彼此間還相互勾心鬥角,可一旦涉及到與外姓之間的利益之爭,那向來都是幫親不幫理,很團結的。

原主的爺爺洛文元出生白果鎮鎮上,家裏當年在鎮上開了間藥鋪,洛薇的太爺爺去得早,太奶奶便帶著幼子去省城投靠娘家兄長。

那舅太姥爺是個重情重義的,不僅收留了他們孤兒寡母,還給爺爺安排好了生路,助他拜得省城裏最有名望的中醫聖手為師,因他勤奮好學,踏實努力,還成功娶了師傅的小女兒為妻,也就是原主奶奶李玉禾。

雖說是少小離家,距今已有四十多年,可洛文元畢竟是上了白果鎮洛家族譜的,族裏那些年齡大些的都還記得他們這一支,他成婚後,也曾帶著李玉禾回鎮上祭祖,就算人沒親自回來,逢年過節也會寄錢寄物,托五服以內的近門親族幫忙祭奠先人。

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從鎮上走出去,想在省城闖蕩的族人,去找他這麽個已經在省城立住腳的自家人,他也從來不推辭,幫錢幫物幫找門路,給老家人留下了仗義、不忘本的好口碑。

這個好口碑往日裏不顯,到他們狼狽得被下放回鄉時,還是明顯起了作用,因大環境的影響,洛家人表面上對他們疏遠避著,事實上還是給了不少實質性的幫助。

比如這幾間被住在周圍的洛氏人主動給修補完好,整理得煥然一新後,條件在這農村算得上是很不錯的房子,及房子裏的這些必備的簡單家具,都是那些洛氏族人東家一樣、西家一樣給湊的。

在這個物質匱乏的年代,能給予這麽多的幫助,除了因本地人宗族觀念重,出於同根連枝的因素,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因洛文元當年照顧過族人的情分。

自幼在首都市長大的原主驟逢巨變,再加上年僅八歲,顯然很難理解這其中的恩怨與情義,很難接受自己將要在這麽破落的環境中生活,加上朝夕相處的父母幼弟還不在身邊,小小年齡思慮過度,再加上確實水土不服,才生了一場大病。

洛薇到來後,已經有了成年思維的她,縱然也不太清楚這其中的具體情況,但據她知道的那些信息看,能有現在這生活條件和居住環境,還真松了口氣。

那傳說中的牛棚……

憑老爺子被下放時頭頂的名牌,被安排住牛棚似乎也正常,為了做任務,她也必須要坦然接受與面對這一切,不用,當然是萬幸。

所以,看著眼前這青山綠水,呼吸著這清新的林間空氣,耳邊聽著不遠處那潺潺溪水流淌的聲音,洛薇笑得很開心。

結束一天的勞作後,相互扶持,沿著那蜿蜒陡峭的山路向上爬,不時還要拽下旁邊的雜樹枝撐住身體,防止滑倒,好不容易才回到家的洛文元夫妻看到這抹笑容,頓覺身體上的疲勞消去大半。

“爺爺,奶奶,你們回來了!”

見洛薇開心的迎上前跟他們打招呼,心情很好的兩人也笑著點頭,奶奶握著她的手關心的問道,“回來了,薇薇,怎麽一個人站在外邊呢,就你一個人在家,怕不怕?”

在和平年代生活久了,洛薇還真沒意識到安全這個問題,“奶奶,我不怕,您就放心吧,我真的好了,明天開始,可以跟你們一起去上工,你們就不用擔心我一個人在家了!”

因為擔心,這幾天兩人中午還特意回來看她,給她做午飯,上工的地方距離這裏得三四裏路,光上下他們腳下這座山都很費力,還要來回走那麽遠的路,對兩位年過半百的老人來說,實在太過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