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禍國殃民的太後 36

官方要修路的事,在袁國境內傳開,立刻引起一片嘩然,飽受交通不便之苦的商家,對此都十分支持。

經過戶部上下的多次商量,幾經修改,最後在洛薇的提議基礎上,加以完善的募資方案才定稿,詔告天下後,引起熱烈的反響。

那些商家的反應,遠超出戶部的預料,雖說他們因為怕人不買帳,或是願意出資的人太少,在洛薇所說免費前提上,又追加五年收費期限,希望讓人看到,這裏邊可能有利可圖。

對於這點改動,洛薇也並沒有反對,畢竟對於市場的具體反應會如何,時代、環境不同,她也沒有百分百的確定把握,只是在人前做出信心十足的樣子而已。

而詔告上注明,宮中與戶部,已占據三分之一的份額,剩下三分之二的份額,拿出來公開募集資金時,眾商家出資的態度,竟然十分積極。

殊不知,近幾年來,洛薇這位太後在民間,尤其是在這些商家心目中的地位,是十分高的,信譽與眼光,也是十分的可靠。

宮中的產業,以及戶部後來投資的產業,在商場上,都是有名的優質產業,獲利頗豐,有這兩家出面的項目,首先就給那些商人留下很靠譜的印象。

再看那些細則,道路的規劃路線、寬度等,正好能夠滿足他們這些商家的需要,解決他們在貨物運輸方面的難題。

作為商人,他們對道路的重要性,比朝堂上的那些人,認識的更清楚,感受也最深,也更知道,這個項目的確有收益前景。

因此,當接到募集到的資金統計時,戶部上下,可謂是震驚萬分,他們已經做好,以此為由,將修路項目往後推遲的準備。

沒想到,那些有錢的大商人們,根本不給他們這個機會,而工部上下,也都驚喜異常,其中,張清源的心情,是最復雜的。

老實說,哪怕到詔告正式發布出去時,他都對洛薇口中‘找錢’的方法,有些半信半疑,將心比心,他自己是不會願意出這份錢的。

誰曾想到,現實再次給了他一個耳光,事情的結果證明,人與人之間差距,就是這麽大,哪怕論年齡與經驗,人家太後遠無法與他比。

可論謀略與遠見,他們朝堂上的所有人,加起來都不是人家的對手。

洛薇若知道她的重臣,反省過後,得出這麽一番總結,恐怕只能無言以對,她的這些所謂謀略,不過是在汲取另一個時空中的前人經驗罷了。

充足的資金到位後,在康平九年的春忙過後,按照已做好的規劃,全國的道路修築工程,分段同時動工。

在全國募集的民工,數以萬計,由於官方不僅按市價支付工錢,一日三餐也準備得營養又充足,足夠讓工人們都能吃個飽。

讓築路工,迅速成為無數人爭相竟聘的美差,為此,工部不得不又出台一些措施,力求要照顧到更多人。

而修路所需占用的田地等,官方也是照市價補償,或是置換,在這個年代,還不存在靠拆遷、占地發家致富的概念。

洛薇也不打算給這一概念,提供誕生的土壤,只是下發嚴令,讓下邊的地方政府,務必要做到補償到位,絕不容許讓百姓們吃虧。

需要拆遷的房子,由官方出資,尊重百姓的意見,另擇基地,保質保量的蓋好後,還給百姓。

事關百姓利益的事,太後向來極為看重,對此,朝野內外的官員們,都深有體會,他們當然不敢以身犯禁。

在這場聲勢浩大的龐大工程,正式啟動開工的同時,京中的會試與大考,也逐漸進入到尾聲。

劉延澤的愛子,不負眾望,摘得殿試的狀元,孔家三人參加科舉,兩人考中,參加大考的那位,也順利通過。

這種現象,再次讓洛薇感慨家學淵源的影響之大,生來就擁有良好的教育環境,起點遠比同齡高的現象,不管在任何時代,都一樣存在。

而她所能做的,只能是盡量給更多人,包括那些機會更少,極少有選擇權的女性,提供、以及創造更多的機會與選擇。

第二次海運返航時,全國的道路建設,仍進行得熱火朝天,從京中通往港口的道路,已最先完工。

兩地之間的距離,已縮短為快馬只需半天時間,輛輛載滿物資的牛車,走在新修的,由特制的厚實的青磚鋪就,異常平坦卻不光滑的路面上,十分輕快。

這次的船只帶回的東西,除被洛薇交給工部,讓他們研究其用途的橡膠外,並沒有其它更有特色的東西,宮中的收入加起來,比不上第一次多。

而連戶部在內的其他船只,在將船都裝滿後,賺的錢,比上次都多些,就是總體算下來,利潤比不上第一次豐厚。

物以稀為貴,這是不可逆的市場規律,洛薇是早有心理準備,那些沒有心理準備的,在接下來,也會越來越深刻的認識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