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第2/4頁)

《無情劫》就是近期的熱度密碼,張文釋以一個另類的角度再度打開了這個話題匣子。

之前的討論大多關於電影本身。

他這一篇辣評,將影迷的關注點從電影轉移到了童昭的潛意識特質上。

……

童昭:【這張文釋是誰?】

文章是滿臉憤慨的助理小妹發給童昭看的,這會兒劇組微信群裏也有討論。童昭沒記憶自己得罪過他,有點茫然。

不過茫然了兩秒,童昭又淡定了。

連這種檄文都能熱轉,沾的是她的光,可見她現在是實火。

該高興的。

時千秋:【對啊,是誰來著?】

他一跳出大,立刻就被道具師杠了:【就是時導你的鍋啊!他是你對家!】

時導大驚:【我有對家?】

立刻有吃瓜吃得詳細些的劇組人員冒泡了,給昭姐科普。

他還真有對家。

他的對家數量,說不定還比市面上一些流量更多。

時千秋說話耿直,行事囂張,業內有好些看不慣他的。

他跟下屬和工作人員那是十足的隨和,被調侃挖坑不填實屬華夏最後一個太監,叫他時老賊時公公他不帶生氣的,偶爾被說多了還會來一句高深莫測的感嘆:“陽萎,其實是男性開啟第二道智慧之門的鑰匙,是一種福報。”震得人家不敢再嘀咕他了。

跟同行,別人要跟時千秋說到他專業領域裏的東西,他不會拐彎抹角說些虛的,心裏怎麽想嘴上就如何說,偶爾把人說得下不來台,偏偏他在剪片子和導戲方面有著老天爺追著他喂飯一樣的天賦--

在一次飯局上,《非公式戀人》編劇張文釋知道時千秋看過自己的電影試映後,就追著他要他點評自己的劇本,時千秋推拒了兩次,該編劇便自罰三杯撒賴說時導要不點評,要不就跟著喝三杯見底的。

時千秋沒生氣。

當時他萬分憐憫地看著這個人,心裏寫的是寫得那麽爛,還為了進步不惜公開向他請教,實在太有為文學犧牲的精神了。

唉,就成全他吧。

“《非公式戀人》我看過是看過,看的時候挺驚訝的,居然有人會為了強行創新繞開所有受歡迎的正確答案——可以想象編劇為了反套路而想橋段,結果淪為了一堆段子拼湊出來的四不像,既然沒有好好說故事,也沒有討好觀眾……改善建議?最有用的建議就是別再把觀眾和主流當傻逼,還沒搞明白套路為什麽會火就別去反套路了,尊重一下觀眾吧。”

勸酒勸了一整場,剛才還連喝三杯見底的編劇張文釋立刻醒酒了。

醒得不能再醒了。

局上鴉雀無聲,被他強行勸過酒的女同志憋笑憋得頭部缺氧。

《非公式戀人》上映,票房果然如時千秋所說的撲穿地心,有不知兩人恩怨的知名影評人作出了相差不多的點評:[編劇似乎對套路略有誤解,在探討創新的過程中不斷嘗試,如果能力未夠,在一部電影裏是不宜有超過一個半個創新嘗試的--電影本來就是個需要牽著觀眾鼻子走的,如果編導自己也在摸索,如何成為這個引路人?]後面對編劇的創新精神表示了認可,給人留面子。

時千秋說的都是對的。

就是太刻薄了。

刻薄的下場就是沒有朋友,每天只能在家裏挖坑。時千秋欣然接受這個結果,正好省卻了多余的社交。有些被他戳中痛處又不願意承認的同行對他暗中記恨卻沒有辦法,只好安慰自己這熊貨天生不會誇人。

人是很奇怪的動物,如果發現一個人對誰都那麽差,那麽被批評的情緒就會緩和。

這平衡挺好的。

直至異類童昭出現。

時千秋對她大誇特誇,證明他也不是不能說人話,他不是故意擠兌別人,每句誇贊或者批評全部發自內心,真誠得令被批評過的人格外崩心態。

例如編劇張文釋。

《無情劫》因為找不到女主角而無限期擱置的時候他挺高興的,偷偷在家裏開香檳慶祝——時千秋有什麽臉說他看眼高手低?以時千秋這找女演員的標準,這部戲再拖十年也拍不出來!

然而那大瓶打折香檳還沒喝完,《無情劫》就官宣女主角了。

張文釋:……mmp

張文釋眼看它起高樓,眼看它票房大爆特爆,眼看他……

閑著沒事就對童昭寫小作文和彩虹屁,淦!

張文釋的心態本可以很平衡,是童昭害了他。

張文釋購買了《無情劫》的觀影權,在全息觀影廳看了不下三遍,由於時千秋在他這的好感度是負的,加上同行相輕的濾鏡擱那,他越看越覺得這電影能爆簡直不能理解。

太俗套了!

不就是大女主逆襲爽片嗎?

雖然張文釋沒猜到穆應塵會借劍爐浴火重生,但轉折逆襲他是想到了的,後期時千秋給女主角的金手指也很足--童昭給出了很對得起燃燒經費式建模的大場面表演,觀眾爽到了,愉悅感反饋到票房上,賺了個盤滿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