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7章 前門開,後門張(第2/2頁)

舒爾哈齊能不能聽到,又能否理會明白這童謠所指,避免被他哥奴爾哈赤害死,就看他本人造化了。

良臣能做的也就這麽多了,他總不能直接刻個“女真興,大明亡”的木牌塞魚肚子吧。

不過,手段還是有點糙。

這幫孩子就圍著驛館打轉,有心人稍一想,就知道是有人背後指使。

如此一來,這童謠便會失去價值。

弄不好,舒爾哈齊還以為是明朝一些對建州不滿的官員暗中授意,目的是要他兄弟徹底反目呢。

還好,唱了一會,那幫孩子中有個稍大些的便領著比他小的走了,倒是沒走太遠,在裏許外繼續玩鬧。與此同時,遠處還有一幫孩子也在傳唱著同樣的童謠。

良臣一路走下去,前前後後見到了六撥傳唱童謠的孩童。一些大人聽了這童謠唱的稀奇,好奇的凝聽記下,然後議論起來。

看這情況,用不了一兩日,全京師的人都得聽過這童謠。

還行。

良臣點了點頭,這年頭也沒什麽有效快速宣傳途徑,口口相傳是最好的宣傳辦法。

古來今往,借助童謠造反或諷刺的事跡層出不窮。當然,這還是屬於沒有逼格的傳播方法。

造些妖書,弄些神跡出來,才算有档次。

經過一條小胡同外時,良臣有點尿急,附近又沒有公共茅房,於是他四下看了眼,便偷偷溜進胡同,想就地解決。

胡同裏是有住戶的,十來家的樣子,這會,倒是沒有人出來,要不然良臣就得尷尬了。

摸到處墻角,良臣就摸出鳥兒,“嗖嗖”的尿了起來,尿的正爽時,冷不丁耳畔傳來一個小孩子的聲音。

“前門開,後門張……”

“好,都對,拿去買糖葫蘆吧。下一個!”

聲音怎麽那麽熟悉,良臣將鳥兒收起,踮起腳尖朝院子裏望,可夠不著。索性手腳並用,爬上墻頭,朝裏一看,就見宋獻策躺在一張竹椅上,右手拿著扇子,左手拿著一摞銅子,正在挨個聽幫孩子背童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