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3章 催命鬼(第2/3頁)

因此,楊鎬勸說魏良臣去聽聽李成梁怎麽說,不管最後結局如何,至少,要弄清李成梁的想法。如此,才能見症下藥。

楊鎬依舊是拍著胸脯力保良臣沒事的,良臣無奈,只得去都司府聽聽李成梁怎麽說。

在都司府外,他見到了沈煉。良臣到了沈陽後,沈煉就帶著他的人回了帥府,此時陪著的人正是現任遼東總兵、李成梁五子李如梅。

相比大哥李如松,李如梅的名聲並不是太顯,但良臣這些日子卻聽過好多次,且都是從同一人口中說出。

這人就是他的便宜老師楊鎬。

楊鎬對李如梅真的是贊賞無比,因為早在十幾年前,他和李如梅就是一對好搭档。

據蔣方印私下對魏良臣說,萬歷二十五年的時候,楊鎬和李如梅在沒向總督和巡撫請示的情況下,私自出兵奔襲蒙古炒花部,結果雖然戰敗,但二人卻因此達成了深厚的“友誼”。

後來朝鮮蔚山之戰,明軍兵分三路進軍,李如梅負責左路。日軍潰敗,結柵頑抗,明軍連破兩柵,逼近最後一柵,勝利就在眼前。關鍵時刻,楊鎬為了不讓別人的功勞超過李如梅,不惜放棄絕佳的進軍機會,鳴金收兵。

戰場上的戰機稍縱即逝,日軍由此獲得寶貴的喘息時機,援軍趕到,最終導致明軍大敗。敗退之時,楊鎬和李如梅都很狼狽,李如梅還從馬上摔了下來,傷了手臂,留下比較重的殘疾。

良臣偷偷瞄過,李如梅的左手好像真的有點問題,不像正常人那樣擺動。因為這些“友誼”,楊鎬對李如梅自是無比欣賞,和對李成梁的態度判若兩人,這可能跟楊鎬知道李如梅和其父性格不同有關。

沈煉肯定已將魏良臣所有事情向李如梅透了底,加上對魏良臣的來歷十分清楚,又有楊鎬的面子在,所以李如梅只是簡單的和他點了點頭,便將良臣帶到了父親李成梁那裏。

陡見這位老太傅時,良臣可是真被嚇著。

李成梁真是老了,老的不但滿臉老人斑,皮膚也呈蠟黃色,額頭上的皺紋都能塞進銅板。

但別看人老,話一出口,良臣就知道老狐狸就是老狐狸。

李成梁根本不說洪太主一行入邊是什麽性質,也不說百戶趙國安被射殺之事,更不提什麽邊功。只說建州如今公然喧兵,邊境守軍草木皆兵,人心惶惶。為了安定人心,也為了避免刀戈一起,百姓受苦,他思來想去,唯有叫魏良臣這個當事人去建州賠罪,才能將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我遼東百姓都能為舍人建生祠,舍人為我遼東百姓去向建州賠個罪,當不是難事吧。”李成梁的聲音不大,但是聽著很是清楚。說完之後,側頭向邊上的痰盂吐了一口毯,再用白帕擦拭了嘴角。

良臣當然不願去建州送死了,他聲正辭嚴的表示洪太主一行是作亂,是入寇,他為國平亂絕無過失。更強調奴爾哈赤此舉是造反,遼東都司此時要做的不是由他這個副使去賠什麽罪,而是應該馬上調動大軍鎮壓叛軍。

“軍機大事,豈能輕言而定!”李成梁如何會為魏良臣說動,他冷笑一聲,眯著眼睛盯著魏良臣,“如老夫沒有記錯,魏舍人的本差尚未完成吧,不妨趁此一並辦了吧。否則陛下那裏,怕也是不高興的。”

良臣頭大,心下暗罵這老狐狸,他的本差是什麽,就是去建州和奴爾哈赤商談有關欠款的事。李成梁現在抓住他本職工作還沒辦,他還真不好說什麽。

良臣悶聲悶氣的回到驛站,楊鎬早就讓蔣方印等著他了,見他回來,趕緊將他帶到楊鎬那裏。

“他怎麽說?”楊鎬嘴裏的“他”肯定是說李成梁了。

良臣悶聲道:“他非要我去建州賠罪。”

楊鎬“噢”了一聲,微一點頭:“這件事,李成梁想必已經上書朝廷,他的奏疏中肯定會將責任推到你身上,若朝廷發文,屆時你不去也得去。不過你也不用太過擔心,為師也已上表,陛下向來英明,當不會使你涉險。”

聽了楊鎬的話,良臣稍稍安定些,這便宜老師關鍵時候還是靠的住的。接下來幾日,良臣就躲在驛站中,李成梁那裏派人來催過幾次,都被楊鎬擋了回去。

不過良臣倒也不是就這樣幹等,他叫鄭鐸去找熊廷弼,可是鄭鐸回稟卻說熊廷弼前些日子去了義州。

沒有熊廷弼援手,良臣覺得自己不能出去單幹,也不能幹等,沈陽畢竟是李成梁的地盤,縱使有楊鎬在,萬一李成梁急眼了,怕楊鎬不定就能護得了他。

於是,他準備去楊鎬告辭,借口回京運作舒爾哈齊告狀之事。他在楊鎬眼裏是貴妃的人,和內廷有聯系,這件事他親自去督辦,肯定保險。只要把李成梁扳倒,建州那裏,誰還能逼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