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47章 舍人幫幫忙

能被稱為“帥”,又姓麻,除了麻貴外,良臣想不到第二人。

而那個“楊總兵”,如果良臣的歷史沒記錯的話,說的應當是被時人稱為不世出的名將,卻被麻貴砍了腦袋的楊元了。

聽楊鎬的語氣,再看王維棟的反應,似乎他們說的是當年的南原之戰,而王維棟就是隨楊元一起逃出來的幾十個明軍之一。

說起南原之戰,實是一場血戰,此戰以明軍慘敗,近乎全軍覆沒落幕。

但此戰,非戰之過。

萬歷二十五年,準備充足的豐臣秀吉下達了再次侵朝的命令。

十二萬日軍,分左右兩路向朝鮮撲來。

左路軍統帥、日本第一軍軍長小西行長親率四萬九千人攻打全羅道重鎮南原。

右路軍統帥、日本第二軍軍長加藤清正則率六萬五千人,進攻全州。

明軍在南原的守軍只有三千五百人,守將就是楊元。

全州的明軍守軍也只有兩千五百人,守將陳愚衷。

而朝鮮方面,因為漆川梁海戰水軍被日軍伏擊全軍覆沒,根本沒有軍力配合明軍作戰,只召集了一千多朝鮮兵幫助守衛南原城。

雙方兵力的巨大懸殊,注定明軍不可能打贏,但是楊元在收到日軍大舉來攻的情報後,沒有率部撤離南原,而是立即加強防禦,組織人力在城外挖掘了一條護城河,並將僅有的三門大炮安置在了城門上方。

南原城建於平原之上,沒有任何地利可以利用,只有困守孤城死戰。

戰事很快就打響,面對堅守的明軍,日軍在小西行長的指揮下開始攻城。他們用火繩槍攻擊守軍,明軍則同樣用大炮和火銃反擊。

楊元所部是騎兵,守城戰使得騎兵優勢無法發揮,從一開始,就陷入劣勢。

隨著時間的推移,南原城守軍不斷陣亡,士氣逐漸低落。

楊元果斷派人向全州守將陳愚衷求救,但陳愚衷卻按兵不動,然後率部直接逃走。

內無守兵,外無援軍,南原成了絕地。

第四天,日軍填埋了護城河,並使用攻城梯攻上了城墻。

楊元見大勢已去,決定帶著余下的明、朝軍隊突圍。

但朝鮮方面拒絕突圍,楊元便殺出南門,向漢陽方向逃去,隨後日軍攻進城中屠城。

最終,楊元殺出重圍,三千五百兵只剩四十三人。

內中,就有王維棟。

當時他一路護衛楊元死戰,身中數創仍咬牙堅持,用楊鎬的話說,真真正正從死人堆裏爬出。

南原之戰後,日軍長驅直入,攻破全州,威脅漢陽。明軍統帥麻貴被迫將各地守軍召集到漢陽,這種局勢直到後來稷山之戰爆發後才得到轉機。

渾身是血的楊元逃回來後,麻貴親自接見了他,並對他說了一句話:“南原之敗,非戰之罪”。

然而,與此同時,麻貴在給兵部的文書中卻建議兵部按軍法將楊元處斬。

數月之後,楊元被押到遼陽,於眾軍之前斬首示眾。

王維棟至今對此抱不平,他始終認為楊元是冤枉的,麻貴當初以軍法殺他難以服眾。

良臣也覺楊元死的可惜了。

三千五百人對五萬人,楊元死戰堅守,最後還從重重包圍的日軍中成功突出來,不管怎麽看,這都是一個英雄,了不起的大英雄!

可這麽一個大英雄卻死在了自家統帥手裏,怎麽看,都是個悲劇。

楊元盡到了自己的職責,如果他想跑,一開始就能跑得無影無蹤,再多的日軍也休想截住他。

因為,楊元的部下清一色都是騎兵。

如果麻貴能給楊元戴罪立功的機會,或許,一顆嶄新的將星此刻正如日中天。正如當年的李如松一樣。

無論是李如松還是楊元,二人但只活一個下來,關外的天,就不會變得那麽快。

可是人已死,再多的惋惜又有什麽用,再多的推演又有什麽用!

王維棟這條命是從死人堆裏撿回來的,也是楊鎬撿回來的。

當年,若非楊鎬及時搭救,王維棟也有可能被麻貴斬殺。

在麻貴眼中,凡敗軍,盡可殺。非殺之,不足以嚴明軍紀。

從軍法條例上看,麻貴所為無可厚非。

但是,從人情,從事實,從結果來看,麻貴未免有些苛刻了。

這導致十二年過去,王維棟心中始終對麻貴恨意重重。

他不是恨麻貴也要殺自己,而是恨麻貴不問青紅皂白殺了楊元。

南原至漢陽那一路,他看著多少好漢子倒在了日軍刀下,他看著楊元這個從不落淚的鐵血漢子跪在部下的屍體前痛哭,然後磕了幾個響頭後繼續帶著余下的人突圍。

楊元行刑前,王維棟曾和一起逃出來的同袍去看過他。

他記得,楊元看到他們時,落寞的神情立刻變得高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