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5章 公公莫見怪(第2/3頁)

惹事的那家人見良臣一行看著像是官府的人,嚇得臉都白了。好在王體乾沒生氣,大過年的,又沒出什麽事,犯不著跟百姓計較。

“王公公大人大量啊。”良臣拍了個馬屁,然後又笑著說道:“不過看個煙火也這麽多規矩,宮裏就是事多。”

聞言,王體乾哈哈一笑:“可不敢這麽說,這都是打老輩傳下來的規矩,肯定有道理。”

良臣點了點頭,就拿防火來說,紫禁城裏還真不能隨便的亂放。有明一朝,三大殿都叫燒了好幾回了。就萬歷這一朝,燒了也不止一回。好像最後一次燒了一半,萬歷都沒錢修。還是後來天啟上台,二叔想辦法湊的錢把三大殿重修了起來。要不然,大明朝的皇宮破爛的很。

此事也側面證明二叔身為閹黨首領,還是能辦事的。至少,在他風光的那兩年,大明朝內外不缺錢使,內政軍事都有建樹。等到了崇禎那小子,就處處告急了,最後,直接咯屁。

瓜爾佳氏的馬車落在後面,她是頭回進關,長這麽大,也就是做舒爾哈齊側福晉時,跟著一起去過的鐵嶺。

在她眼裏,鐵嶺已經是座大的城市了。

鐵嶺是李成梁的老家,修的蠻堅固,但再堅固,再大,還能趕上大明朝的帝都?

真跟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瓜爾佳氏的眼睛都直了。眼前所看,實在是她從前想都沒想過的。

良臣也疼她,馬速不快,為的就是讓瓜爾佳氏能夠多看看京師的繁榮和熱鬧。想當初他第一次進京時,不也是如此模樣麽。

良臣還很體貼的叫鄭鐸派人去小販手中買些好吃的點心拿給瓜爾佳氏,喜的瓜爾佳氏眉眼帶笑。

良臣他們是從東便門進的北京城,東便門南頭就是廣渠門,不過最終進內城還是要走崇文門。

漸漸的,良臣一行的速度更是慢了,因為街上到處都是人。

過了崇文門後,良臣跟王體乾說他要安排下隨從。

王體乾只是奉貴妃娘娘之意接魏舍人回京,至於回京之後魏舍人如何安排,他當然是不知道的。所以,就加不可能安排魏舍人的隨從以及他在關外納的小妾了。

良臣想著找家旅店先把人安置下來,他這麽多人,說不得就要包下半間客棧了。身上的錢倒是夠,雖說決定全部上交,可基本的開支良臣總要留下的。

再者,這麽大一筆錢,打他魏舍人手裏過,不漏點出來,也實在是不像話。就是拿手在豬肉上面過一過,都能沾點豬油呢。

好家夥,這接連找了幾家客棧,要不就是關門,要不就是客滿,哪有空房啊。可把良臣急的,最後在琉璃廠那一帶總算找到家。好說歹說,掌櫃的才給騰了十來間房。價錢卻是貴的很,比平常的多出了一倍。

這掌櫃的顯然也是有背景的,沒有因為魏良臣的官員身份就便宜給他。

良臣是做大買賣的人,當然也不會為了點小錢和掌櫃的斤斤計較。

安排好隨從和瓜爾佳氏後,良臣便跟著王體乾進內城。

過了崇文門後,良臣摸出個紅包塞到了王體乾手中。

這紅包是昨天夜裏在永平住宿時,良臣叫瓜爾佳氏用紅紙裁剪疊好的。似這樣的紅包有十個,每個裏面都是放的一張三十兩的銀票。銀票是良臣在錦州時跟一家錢鋪兌換的,京裏有這家錢鋪的總店,可以隨時存取。

大過年的,備紅包,當然是要送禮了。

送給誰?

見者有份。

鄭鐸和降倭們也都有紅包,不過就沒這麽隆重了,都是賞的現銀,一人五兩。

“大過年的,王公公陪著我趕這一路真是辛苦了,這是我的一點心意,還望公公笑納。”

“哎,這怎使得!……舍人這話說的,咱家一點不辛苦,貴妃娘娘的差事,別人求還求不來呢……那咱家就不好意思了……以後還要請舍人在娘娘面前給咱家多美言幾句呢……”

王體乾自是推辭,良臣也是不會再往回收,一來二去,客套話說上幾句,王體乾也就收下了,心裏對這小案首不由高看兩眼。

得了紅包,王體乾雖不知裏面數目,但清楚肯定是張銀票。不管哪家錢莊錢鋪,但能是開出銀票來,怎麽也得三十兩起步。

他在尚膳監當差,一年下來例銀也不過十幾兩,魏舍人一出手就是這麽大一個紅包,他心裏當然樂開了花。

心情好,談興自然也高,半討好的又說了些宮裏的事給良臣聽。

良臣反正也沒事,聽得津津有味,忽而眼珠子一轉,輕咳一聲,問道:“王公公,你們是怎麽過年的?”

“我們?”

王體乾一愣,旋即明白小案首說的是宮裏的太監們。他也不為意,笑著道:“噢,咱宮裏時興拜年,沒職事的小夥者今兒多半都能得公公們一個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