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0章 終於,該我上場了!(第2/3頁)

言畢,不待孫兒開口,萬歷毫不遲疑的將紅包揣進了袖中,然後理直氣壯的朝孫子擺了擺手,“去你娘那,皇祖還有事呢。”

這是理直氣壯的拒絕。

生怕孫兒還纏鬧,萬歷連忙對魏良臣道:“你在關外很好,建州的事情楊鎬對朕說了,辦得不錯。”

聞言,良臣忙又將自己跟黑臉老漢討回高淮欠條的事說了,萬歷一聽自是更加高興。因為高淮弄到的錢肯定有一部分落了他口袋,若是建州拿此事大做文章,雖然和他皇帝沒關系,但真要讓高淮還債,他這做皇帝的總不能真給人賴了吧,畢竟高淮雖然被召回京,可這賬是記在遼東礦監頭上的。

遼東礦監是誰派的,他這皇帝啊!

泱泱大國,還是要有天朝上國氣度的。

真有欠條,萬歷也不能不承認。

而且,這事要被外朝拿來大做文章,用於攻擊礦監稅使也是麻煩,如今債主自己消債,這事就揭過不提,沒了麻煩,也沒隱患,萬歷當然十分開心。

魏良臣這小家夥,辦事情,還真是不錯。

萬歷不住點頭,爾後問鄭貴妃:“愛妃還有事麽?”

鄭貴妃可能沒反應過來,愣在那沒動。

萬歷又問一聲,鄭貴妃方醒悟,看了看魏良臣,再看自己丈夫,卻是搖頭道:“沒事。”

萬歷“噢”了一聲,扭頭看向魏良臣,笑道:“沒事你就回吧,朕等會還要去給太後拜年呢。”

“這就回了?”

良臣倒懵了,你們夫妻倆大過年的把我叫回來,就為得我兩紅包?

正懵著呢,萬歷卻問那紅袍太監:“張誠,利瑪竇進宮沒?”

張誠連忙上前一步,恭聲道:“皇爺,人早來了,侯著呢。”

“叫他進來吧,朕等著那圖去讓太後高興呢。”

萬歷一揮手,良臣本想老實退出去,可一聽利瑪竇的名字,腳下慢了一步,發現萬歷也沒趕他走,就磨磨蹭蹭的想看那一眼西洋大和尚再走。

利瑪竇這人是天主教在中國傳教的最早開拓者之一,其幾十年前就來到東方,且一直想來北京。先是在澳門,後又到過廣東肇慶、江西南昌等地。為了尋找天主教與東方的契合點,利瑪竇刻苦鉆研儒家經書,同時為了與中國士大夫打成一片,他給自己取了一個中國名字西泰,並改穿了儒服。

萬歷二十三年,利瑪竇借口為一位北上任職官員之子治病,而獲得了去南京的機會。在南京居住期間,利瑪竇結交了不少名士,如現任內閣首輔,時為南京禮部侍郎的葉向高就是那時與利瑪竇結識,並為其北上進京提供了便利。

萬歷二十八年,利瑪竇終於抵達北京。一到北京,利瑪竇就著手整理禮物進獻萬歷,進呈自鳴鐘、聖經、《萬國圖志》、大西洋琴等貢品。

一向深居宮中的萬歷皇帝對利瑪竇等人獻上的西洋器物興趣十足,對大小兩架自鳴鐘,萬歷最為喜愛,小的那架被他帶在身邊時常把玩;大的那架,被置於精美的閣樓之中,由鐘鼓司負責,在宮內專司報時。

由於自鳴鐘構造復雜,需要時常維護,傳教士們便被允許定期進宮對其進行檢修,最後,因為萬歷皇帝對西洋器物的賞識,終是下旨允許利瑪竇等人長居北京,並且享受大明朝廷的俸祿。

利瑪竇在華期間大量向明朝進獻西方器物,並且出書著書,在官員當中有“西儒”之稱。然而,魏良臣知道這位西洋大和尚的真正目的其實是想在中國傳播天主教,他所帶來的那些東西不過是敲門磚,或者說討好萬歷而矣。

良臣對天主教不感興趣,他對任何宗教都不感興趣,他感興趣的也不是利瑪竇這個西洋大和尚,而是對他身後龐大的傳教士階層感興趣。

準確的說,良臣對西洋的能工巧匠們感興趣,所以他想見見利瑪竇,看看今後有沒有可能通過對方接觸西洋的科技和能工巧匠。

如今,大明朝的科技其實並不弱於西方,無論是天文地理還是軍械火器,都有很高的建數。但是受限於體制,良臣沒有辦法大面積和這些人接觸,因為這些人主要是以士大夫階層為主,而他這個雜流舍人又有閹黨背景的人,顯然是入不得這些人的法眼的。

那麽,另僻蹊徑,從急於在中國傳教的西洋人那裏,獲取技術支持,進而對這個時代進行潛移默化的改造,就很有必要性了。

利瑪竇不是一個人進來的,和他一同進來的還有個官員,穿著青袍,約摸三十余歲的中年人,手裏拿著一個長長的畫卷,很厚,似是一張很長的畫。

利瑪竇的樣子看著很紮眼,也很別扭,一張西洋老頭臉,卻穿著明朝士大夫所穿的儒服,很是有些不倫不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