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87章 你這馬屁,咱家受了(第2/2頁)

故而,細論起來,魏廣微也是個不錯的人。

魏公公看重魏廣微的原因倒不是此人是個有情義的人,而是此人真有本事。

這個本事不是指拍馬屁的本事,乃是處置政務的本事。

原先,內閣起草聖旨,只出於首輔一人之手,其他人只是參預議論而已。

這就決定閣臣大多只是“幫閑”性質,有好事一起擔,有壞處首輔扛。

遇事不關己,高高掛上。

魏廣微深知此舉弊端,因此建議二叔,令內閣大臣分別責任,和所管各部建立直接聯系,從此政權有了分工。

此策沿至明亡,及至偽清軍機處,總理衙門處,甚至於後世常委負責制,都在引用。

良臣前世的領導責任制,其實就是魏廣微此策的衍生版。

對有本事的人,魏公公從來都是要拋出橄欖枝的,況這位也是老魏家的人,天然親。

卻困惑魏廣微做的是南京禮部侍郎,怎麽突然跑到北京來了,且還出現在鄭國泰府上。

心中疑惑,卻不便詢問,便笑道:“魏大人在南京任職,想必極苦。”言下之意是說南京那裏都是空機構,用來養老的,你正當盛年在那做官肯定是委屈極了。這次來京城,莫非是為了活動活動?

不想魏廣微卻道:“沒有什麽苦的,下官任職也簡單,只要多準備高帽子便可。”

魏公公一聽這怎麽行,正色道:“為官一任,豈能如此,南京雖是留都,但大人也要勤政務實,如此方不負朝廷和皇爺啊。”

魏廣微聽後,一臉深有體會,輕嘆一聲:“公公有所不知,當今世道,官場也罷,民間也罷,人人都喜高帽子,戴了那高帽子,事情便辦得順。若無高帽子戴,則必刁難。唉,下官也是沒有辦法,身在染缸之中,又如何能出淤泥而不染……恕下官直言,當今天下,如公公這般對此深惡痛絕,知曉弊端的人,實是鳳毛麟角啊。”

魏公公一聽,是咧是咧,咱家最討厭那幫拍馬屁的了,如咱家這般心明眼亮的真是少見呢。

轉念一想,不對啊。

目中精光不由一閃:兄長就是兄長,你這馬屁,咱家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