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66章 咱家真的很為難(第2/2頁)

魏公公嘴角突然咧了咧,露出淡淡的笑意,他知道面前這位遊擊將軍所持依仗是什麽。換作是他,也會以此為憑。

這依仗就是程序——大明朝治國治軍的程序。

這程序也可以說是制度,凡事無制度不立,須知不管哪朝哪代,最忌皇帝破壞制度,中旨幹涉軍國大事。

如當年宋太宗在雍熙北伐中,繞開宰相直接和樞密院制定作戰方案,並直接指揮前線將領,便是犯了擅發中旨的忌諱,後來差點被弄得下不了台。

而在南宋的紹興北伐中,首相秦檜以朝廷名義發出撤軍的詔令,宋高宗卻發中旨要求諸將繼續進攻。

諸將均奉朝廷詔書撤軍,只有嶽飛奉中旨繼續進攻。結果便是嶽飛被免官下獄,死在獄中。

此事固然天下人都知秦檜為大漢奸,但從朝廷法理程序上講,這位大漢奸才是占據了法理的那一方,嶽飛則是非法的那一方。

無它,朝廷制度在。若說這制度不對,便要先亡這朝廷才行。

到了本朝,成化帝倒是喜發中旨任官,是謂傳奉,然而成化帝一死,這些傳奉官無一不被罷免。當今皇帝萬歷雖被外朝逼的大遣太監出外辦差,但經其中旨任官的到如今為止,也不過兩人。

一就是首倡開礦的屠夫程守訓,二就是這首倡開海的魏良臣。

幾百年的“中旨”舊事,給世人一個血淋淋教訓——如果奉中旨不奉詔令,皇帝最多丟下臉,奉旨的人就算是大英雄,百姓心目中的大救星,也難逃丟官甚至丟命的下場,皇帝都保不了他。

所以,於當下文武而言,突然接到中旨,這旨令是奉呢還是不奉?

姜良棟的選擇明白無誤,他不可能奉這莫名其妙的中旨。你魏太監打哪來還回哪,恕不遠送。

魏太監當然不可能就這麽拍拍屁股滾蛋,他很是惆悵道:“遊擊大人不肯奉旨,咱家真的很為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