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99章 合作的前提是先打

名將,也走私。

魏公公對此表示理解,不走私,無以養兵啊。

沈有容固是南征北戰名將,卻是武人。

當下武將之地位,不消魏公公再作論證了。

況閩浙二省向來就是走私大省,無論古今。

便是那九邊之地,又哪個將領不私下和蒙古韃、建州奴做走私交易呢。

大明開國兩百年來,走私儼然已是邊鎮將領資金重要來源,根子便出在國家無錢。

沈有容身為浙江參將,等同於副總兵,其人蓄意革新,一生以征伐日本為心願,參與走私從中獲取金錢用於養兵,無可厚非。

至少,沈之舉動和那些走私謀利,不為公只為私的將領,以及那沿海諸多貪婪海商要強的多。

錢可以掙,甚至汙都可以貪,但前提,是得把這錢用在刀刃上,而不是揣進私人腰包。

或言,能辦事的貪官要比那不辦事的清官,更利國利民。

就魏公公這趟南下,不也是打著走私的念頭嘛,當然,他老人家對此有個更好的稱呼——海貿通商。

市通則利來,市不通則寇來。

為使利來,則要通商互市;為不使寇來,則要自做寇。

能達成這兩事,公公之名,足以永載青史,光輝萬代了。

拉攏沈有容,聯合浙江水師共同征倭,是一件具有操作性,可良性循環,且有重大意義的戰略大事。

實力上,浙江有九衛,比之魏公公的皇家海軍要強大的多。名義上,魏公公是內臣,只要得了皇帝允準,可以拋開外廷單獨行動。

當年金學曾和沈有容之所以沒能遠征成功,就是壞在朝堂諸公。而今,卻是能繞開朝堂幹革命,使之成功性大大提高。

由此也說明,在大明朝,想要真正辦好事,還是離不開太監的參與啊。

永樂年間下西洋可是後輩大珰學習的好榜樣。

怎麽才能深抓沈參將的心,魏公公是胸有成竹。

他老人家平生最擅長的事,不是武力鎮壓,而是以禮服人,投其所好。

再說,在浙江,他魏公公不是沒有盟友的。

從蘇州被趕到杭州的蘇杭織造太監孫隆公公,可一直把他魏公公這個小老弟當成難兄難弟呢。

當日無錫事變,魏公公舉目無親之時,只孫公公贈來一首於謙公的《石灰吟》,這份情義和信念以及理解,當真是不須多說什麽的。

魏公公回贈的那首出自蒼水公張煌言的詩,也是寄托太多的個人感情在內了。

兩個世人眼中的沒鳥貨,在那以詩言志,英雄惜英雄,也是奇聞了。

誠然,浙江是浙黨的大本營,海貿巨利又一向被浙黨操控,浙黨在朝堂中雖然不及東林勢大,但也是出過首輔和好幾個大學士的,瘦死駱駝比馬大,縱是如今浙黨失勢,可東林也未能將其連根拔起。其老巢浙江,更是不容他人染指。

況,魏公公知道,過幾年,浙黨還會再出一個首輔方從哲,明末三大案的“紅丸案”、“移宮案”就與之相關。

更準確的說,魏公公的姘頭西李就是叫方從哲搞沒脾氣的,而姘頭的正牌老公也是叫方從哲搞沒的。

當然,方從哲是好心,誰個知道那紅丸會要命呢。

移宮時,雖然,充當打手的是楊漣、左光鬥等東林黨人。

可要沒有方從哲這個首輔壓陣撐腰,楊、左等人是幹不成事的。

不管方從哲都幹了什麽,他起碼是那幾年大明的第一扛把子,連帶著浙黨的勢力也為之復增。

所以,這次發兵攻打平倭港,魏公公並不準備將事態擴大,在盡可能的情況下,他還是想和浙黨及浙黨所操控的浙江九衛合作的。

畢竟,浙黨和東林黨不同,若說二者誰更像是資本主義政黨,魏公公肯定會毫不猶豫選擇浙黨。

因為,浙黨的眼界比東林更寬,更遠。

這就是得益於海貿的巨利。

換言之,浙江和福建以及廣東的大部分官紳,他們對於世界的認知,是超過這個時代大部分同僚的。

求同存異。

只要雙方對於海貿有著共同的認知,雙方就有了五成合作基礎,余下五成,不過是如何分蛋糕而矣。

而魏公公所具備的眼光和知識,則恰恰是做大蛋糕的那個人。

一句話,只要浙黨願意跟魏公公合作,他老人家可以讓他們的利潤翻個幾翻。

因而瞅著眾將一臉擔心樣,公公不由拂袖大笑,一言天塌下來有咱家頂,爾等多慮什麽。

眾將見魏公公都這麽說了,也只能強顏歡笑,暗自猜測恐怕公公這是準備在皇帝那裏進“讒言”了,要不然豈能無事。

阮大鋮也是這麽想的,不過卻不認為皇帝就這麽聽了這小太監的讒言,這出好戲豈能就這麽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