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11章 兵強馬壯者,說話才算數

坊間有關提督海事內臣魏某的傳聞,大抵一真九假。

一真,是魏太監提督海事內臣身份為真,其余麽,從官方層面上應該都歸於假。

如果本朝太監需要履歷供組織部調用公示的話,魏太監的履歷可能就寥寥數行。

只是,魏太監這人好大喜空,特別愛造假,所以,若把坊間傳聞用文字組織起來,魏太監的履歷至少得有數百字。

且,真假莫辨。

原因便是內外有別。

沈有容、施德政二人沒有能力調查清楚魏太監的底細,他們只能根據傳聞判斷。

傳聞魏太監是天子和貴妃身邊的紅人,那麽結合這魏太監在江南所為,以及當今陛下好用家奴,這一點就沒什麽好懷疑的。

魏良臣以禮服人,投其所好,不打不相識,一封書信坦露心跡,令得畢生致力於征討日本的沈參將,不能不動心。

相較文臣而言,武將對內廷的觀感取自於他們的發跡。

即,如提拔之人為文臣,他們對內廷的態度便和文臣一樣。

但若無文臣提拔重用,純憑個人努力,那麽,他們對內廷的態度便不定和文臣一樣。

況文臣對內廷的態度也並非鐵板一塊,本朝出過若幹大珰,哪個大珰權重之時,門下沒有大學士、督撫、科道清流為之搖旗呐喊呢。

無它,純利矣。

故,沈有容這才登總兵府。

他雖是參將,但浙江無設副總兵,因而於浙江水陸兵馬而言,他沈參將便是副總兵。其與施德政又是多年同事,二人在福建任職多年,不但眼界寬廣,擅長水師作戰,又同受文臣之中對日強硬派、福建巡撫金學曾的影響,所以,哪怕調來浙江,對於遠征日本也是念念不忘的。

從前,無機會,如今,這機會倒來了。

施德政自是知道沈有容的心思,有關倭人侵占琉球,欲染指東番的情報,曾有海商及海外人士多次稟於閩浙地方。

可以說,明軍對日本的情報工作一直十分重視。

當年遠征軍組建之時,福建巡撫金學曾就格外重視情報工作,他命一個叫劉思的幕僚扮成商人前去日本密探,繪集地圖,查探倭人風土、沿海兵備,並制定了進攻計劃。其間來往日本的海船,大多有明軍間諜隱身於內,內中甚至有不少是錦衣衛。

這無疑是得到萬歷支持的,否則,錦衣衛不會在閩浙擅自行動。援朝抗倭戰役中,有大量東廠和錦衣衛的番子活躍在朝鮮半島,甚至於日本本土。

南北夾擊,水陸並進,一舉消彌倭患,恐怕也是萬歷的志向。

然而,閩浙方面萬事妥當,只欠朝廷一道征討詔書時,在日本的漢民許某偷渡歸來,帶回豐臣秀吉死訊。

結果,遠征日本便不了了之。

這讓當時籌備遠征軍的閩浙官員及將領們十分失望,也無可奈何。

時隔十多年,突然有一個內廷的太監來信說可以重啟遠征日本之事,這於施德政、沈有容二將而言,肯定是個極為震駭,也極為動心的事。

要知道,太監的身後,乃是皇帝。

沈有容將魏太監寫給他的信遞到了施德政手中。

施德政看完,沉默片刻,問沈有容道:“此事可行?”

沈有容未有遲疑,肯定道:“當可行。萬歷三十二年,日本山田長政曾率船入侵東番,但卻叫東番土著擊敗。先前又有漁民報稱,今年倭人又遣船至琉球來,欲再圖東番,結果仍叫擊退。由此看來,倭人實力已不如當年。”

施德政點了點頭,日本國自豐臣死後,又經東西內亂,國力當是不及豐臣在時。當年金巡撫建言朝廷趁日本內亂發兵奪取,其實是個良機,可惜朝堂諸公卻不願再舉刀兵,錯失良機。眼下日本新建幕府,國力收縮,不願再與大明為敵,由此可見虛怯。

沈有容續道:“若能聯合,得陛下支持,集我浙江全力及他魏太監海軍,再有福建相助,船有數百,兵有上萬,縱是不能遠征日本,收取東番和琉球,卻是輕而易舉。此事我再三思慮,日本與外界聯絡全在大海,倘琉球與東番在我明朝手中,則日本對外聯絡就被切斷。即便兩國無有戰事,但通商貿易卻能歸我明朝主持,其利不小。”

海貿之利,施德政如何不知,他笑道:“怕那李旦聽了你這話,要派剌客來了。”

沈有容哈哈一笑,繼而搖頭道:“李旦雖是我漢人,但卻自離我國,已非中國之人,且其充其量為寇,眼光短淺,坐擁海上通道,卻只知黃白之物,未能積蓄實力,長此下去,日本幕府也不會容他。”

“一山不容二虎啊。李旦名不副實,倒是當年的汪直是個人物,可惜……”施德政感慨一嘆。

“是否回信魏太監?”沈有容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