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2章 好男兒當殺奴(第2/3頁)

“便是他李如楨掌北鎮,咱家就怕了他?”

魏良臣是真心看不上這個北鎮撫錦衣親臣李如楨,因為此人膽小如鼠,遼東戰事的惡化跟他的二哥李如柏脫不了關系,但李如楨也是“出力”甚大。

開原陷落後,鐵嶺便成為了遼北的一座孤城。然亡羊補牢,猶為未晚,開原失守後,遼東明軍應立即調兵遣將固守鐵嶺,鐵嶺在,將來還能談到恢復,鐵嶺再失,遼北盡失,明軍在遼北的勢力便蕩然無存了。

所以當時朝廷的一些官員以為,李成梁久鎮遼東,在遼人心中威望極高,女真人當年聞其名則膽寒,如今李成梁雖然不在了,但他的後人還在,若用其後人鎮守鐵嶺,或許事情能有轉機。

再者李成梁墓在鐵嶺,李成梁的家族在鐵嶺,由李氏守鐵嶺是最佳選擇。於是楊鎬和遼東巡撫周永春上書朝廷,將李成梁第三子李如楨調到了遼東。

然而李如楨是典型的紈褲子弟,靠著父親的軍功當上了錦衣衛北鎮撫司使,一直在京城生活,根本沒有帶兵打仗的經驗。將鐵嶺這麽一座重鎮交給這樣一位少爺,結局是不言而喻的。

也許楊鎬看到了這一點,李如楨到任不久就將其調回沈陽。沈陽鐵嶺僅一百二十裏,如此李如楨鎮守沈陽,可隨時策應鐵嶺。

開原之戰後的一個月,奴爾哈赤率五萬大軍殺向鐵嶺。鐵嶺衛的守將已探知奴爾哈赤的動作,他們飛馬向李如楨報急。若李如楨能及時發兵來救,便會對奴爾哈赤形成內外夾攻勢,即使不能取勝,也不至於很快城陷,最起碼還能夠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

但李如楨畏敵如虎,動作遲緩,貽誤了戰機。鐵嶺之戰打響,守城軍在遊擊喻成名、李克泰的率領下,英勇抵抗,八旗軍憑楯車和雲梯猛攻,戰鬥異常激烈。

奴爾哈赤安排在城中的奸細再次發揮了作用,戰鬥正在激進行中時,奸細們打開城門,辰時許,八旗軍從北城門湧入城中,鐵嶺陷落。城中士兵死難者四千余人,民眾財物盡被俘掠。

此時的李如楨已趕到鐵嶺,但他不敢與奴爾哈赤爭鋒,在距城十五裏處安下營寨觀望。勇將賀世賢一再請戰,他卻按兵不動。奴爾哈赤得知明軍來援,便率兵迎敵,李如楨嚇得急忙撤軍,臨撤軍之前,他在城外割下戰死者的首級一百七十余個,充作戰場上殺死的敵兵,回去冒功領賞去了。

將門之子,行為如此苟且,令人為之扼腕。

李永貞說的一點也不假啊,這種人沒什麽可怕的。

“李成梁諸子,如松最果敢,有父風。其次當是五子如梅,但性躁動,非大將才。余下諸子,皆是鼠類,李成梁真欲與我為敵,我便替他清理門戶,省得他一世英名叫鼠子喪了。”魏良臣半開玩笑道。

李永貞和田爾耕聽後,對視一眼,俱是苦笑。

“這話也只你舍人敢說。”李永貞緩緩起身,“天下無不散之宴席,永貞感舍人提攜大恩,今後但有用處,任舍人驅使,絕無怨言。”

田爾耕也端起酒杯,淡淡道:“我能出力的便出力,出不了力的我也沒辦法。”

“我與李兄皆是閹人,別的咱不怕,咱就怕將來人家說你田爾耕是閹黨咧。”

魏良臣哈哈一笑,舉杯一飲而盡,爾後朝二人一抱拳,轉身出得酒館翻身上馬,揚鞭而去。

……

金州城並不大,以前屬偽元的遼陽路,洪武八年在此改建金州衛,治所就設在金縣,其下轄有金州中左所、金州中右所,都是千戶所。

降倭及飛虎軍余部就被楊鎬安置在金州中左所等待海運,之所以安置在此處,便是因為金州中左所的遊擊尚學禮是楊鎬從前的舊部。

魏良臣知道這個尚學禮,其將來是毛文龍麾下的大將,奴爾哈赤嫡福晉佟佳氏的堂弟佟養真就是被尚學禮擒殺的。

尚學禮後來是在和後金軍作戰中力戰殉國,其長子尚可進和其父一樣也都為國陣亡,父子二人都是遼東的抗金名將,死的不可謂不壯烈。

可惜,尚家不但出忠義之人,也出千古漢奸。

尚學禮後來被他的敵人偽清追贈為“平南郡王”,便是得益於他的次子尚可喜——一個認賊作父,雙手沾滿同胞鮮血的大漢奸。

魏良臣前世看過一本《漢兒不為奴》的作品,該書中尚家下場可謂大快人心。可惜,那只是小說家言。

現實,卻是忠臣無後,好男兒不殺奴。

遼南地區土地卻十分肥沃,漢民達百萬之多,可以說是遼東的大糧倉。金州所在地區大致就是後世的旅順和大連,這個地方在兩百多年後是軍事重鎮,兵家必奪之地,然而此時卻不受重視,駐兵並不多。

天啟元年後金軍攻占沈陽後,相繼派兵往南攻占了鞍山、海州、耀州、蓋州、永寧、金州等地,但因為當時金軍主力放在山海關方向,對遼陽以南地區並不重視,所以留下的駐守兵馬不多,給了一個具有海權意識的明朝大將可乘之機,並最終崛起為一股嚴重威脅後金腹部的軍事力量,鼎盛時,擁鎮兵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