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1章 遭遇

“給錢,給多多的錢,給到那些人無法拒絕!”

“能用錢解決的事就不是事,咱家別的沒有,就是有錢!”

“樸君盡管放心大膽去做,對方不願跟咱們合作不打緊,但一定要給他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那就是咱這個天使很大方!”

“除了錢之外,樸君也要盡可能的打聽對方的嗜好,要有針對性的投其所好。上兵伐謀,次兵伐交,若是能不損一兵一卒奪取洪原,你樸君就是維護大明和朝鮮父子深情的最大功臣!也是咱的最親密戰友!”

“如果真有那種不喜歡錢的,也沒什麽特殊嗜好的,就給他名義,咱大明天朝的名義,加銜、表彰什麽的,貞節牌坊咱都能給他立起來……”

“總之一點,樸君務必要讓洪原城內的文武認識到,他們現在的所作所為是在試探深淵,是在懸崖邊上,如果再不懸崖勒馬,他們便是朝鮮的罪人,也是大明的罪人!”

“……”

公公豁出去了,軍事解決不了還不能政治解決麽,他老人家做不了魏大頭,還做不了魏中正了。

上下五千年,有幾樁事是錢解決不了的呢。

就拿這次巡視朝鮮的事來說,要是漢城方面主動跟公公接觸一下,給個百八十萬兩意思一下,公公何苦在這抗洪搶險呢。

有了鏡城策反水軍統制玄宇和兵馬萬戶鄭智成,逼的兵馬統制樸錫東保持“中立”的成功經驗後,樸正泰對於策反洪原很有信心。

這個信心就是建立在朝鮮對於宗主國大明發自骨子裏的畏懼。

作為曾經的鐘城郡守,現在的鏡城都護代府使,樸正泰對於朝鮮官員如何看待大明了解的一清二楚。

和鏡城那次一樣,樸正泰首先物色的對象仍是武將。

……

連著數日的暴雨終於停歇了,這場雨勢波及鏡城、平安、黃海三道,受災最嚴重的是黃海道。

當地給漢城的奏報說受洪災影響,境內約有二十余萬百姓失去家園,沒有糧食度日,需議政府緊急調撥救災糧,否則恐釀流民之亂。

平安道這邊平壤周邊受災也很嚴重,但北部寧邊和義州等地受災相對較小,因而道尹鄭仁弘並沒有向漢城奏稟調糧賑災。只是洪原面對的明軍壓力卻仍如一座大山般壓得鄭仁弘喘不過氣來,與明朝水陸交通的中斷更讓鄭仁弘驚疑,不知道大明那邊究竟出了什麽事。

平壤來往洪原的信使每日都有數撥,不管信使什麽時候回來,鄭仁弘都要接見,為的就是確保能掌握洪原方向明軍的最先動靜,以便做出及時應對。

據說,漢城那邊已經吵翻天了,議政府內的官員分為了親明和仇明兩派。親明派將宣宗大王的“父子說”搬出,大肆宣揚明朝對朝鮮的再造之恩,希望光海君能夠馬上派出國使隆重迎接被阻於鏡城都護的大明天使,並親自向天使請罪,以獲得大明的寬恕,並盡可能的向大明補償戰爭損失。

仇明派則堅稱並未收到明朝的國書,使節私自入境有違常理,朝鮮雖為大明藩屬,但絕無屈膝道理。

仇明派認為那個私自入境的明使縱兵攻擊朝鮮軍隊,強占朝鮮屬郡,搶劫朝鮮官民財產,和當年的倭寇是何其相象。因而議政府應當馬上調集禁軍主力北上,給予那支侵略者軍隊重重打擊,爾後再向大明要求解釋。

如此,才不算喪權辱國。

光海君卻對議政府的爭吵不聞不問,但據宮人透出來的消息說王上這幾日很是有些心不在焉。

鄭仁弘作為大北派的骨幹,自然有其消息渠道。他知道光海君為什麽這樣,但是他卻不能為王上分憂。

原先以為暴雨和山洪會迫使那個明使歸國,但洪原傳來的消息卻說明軍在安川似有長駐之意,並且有朝鮮人風傳大明有意將鏡城都護納為遼東巡撫治下,設參將駐防。

此事被鄭仁弘壓住沒有上報議政府,他很清楚,如果這個消息傳回議政府,那支持派兵北上的官員必然要占據上風,那麽事態將不可挽回的惡化。

於一個國家而言,還有什麽比得上領土被侵占更讓人憤怒的呢。

鄭仁弘內心還是希望能和那個明使接觸的,至少要弄明白對方身份的真假,知道他的目的,可是他又害怕他私自接觸明使會惹來光海君的疑心。

雖說光海君的繼位大北派出了大力,光海君繼位之後將宣祖去世前因力挺他而被流放的李爾瞻、鄭仁弘等人官復原職,但也未專用大北派,而是任命南人李元翼為領議政。此舉表明光海君對大北派的影響和勢力也是在提防的。

鄭仁弘不希望給光海君留下一個擅自決奪的印象,他只能被動等待。這個被動等待是很要命的,洪原駐防上萬兵馬,每日人吃馬嚼需要大量糧食,平壤附近又受洪災影響,需要從寧邊、義州等地調撥糧食賑災,因此洪原前線的糧食供應於平安道而言是個不堪承受的重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