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7章 接收(第2/2頁)

接收隊伍除皇軍將士外,還有大批協安會成員,車隊連綿十數裏,甚是壯觀。為了有效落實魏公公關於盡快接收的指示,樸正泰積極動員親朋好友百人北上接收。

因為,根據魏公公的最新指示精神,他老人家急於回國向天子匯報,因此需要大量“現金”,那麽一些短時間內不好作價的東西就可以低價出售。如此一來,接收大有好處。

只有一個地方,魏公公明確表示只能由大明皇帝親軍親自接收,協會安不可沾邊。

這個地方就是端川銀礦。

寧邊和義州可不同鏡城那個窮地方,著實算是有錢有油水的。根據協定,二城所有賦稅都被移交,城內官府的產業也要移交,自是成了協安會接收大員們眼裏的香餑餑。甚至於平壤那裏有些消息靈通的官吏也私下派人和協安會搭上關系,只為能從接收好事中分一杯羹。

總之,停戰線以北諸郡縣的士紳官吏,凡是和大明皇軍、協安軍搭上關系的,又或是在協安會任職的,那是爭先恐後去接收,生怕晚了肥水流走。

至於如何發展當地經濟,恢復民生之類的,協安會現在也是不考慮的。他們也實在是沒法子,不把大明親使送走,又談何地方維持呢。

漢城那邊也急著讓明使滾蛋,上面想,下面想,這接收的事肯定就風風火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