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7章 公公出新書

一個很好的課題便出爐了。

養豬好,人人都知道,可百姓沒糧食喂豬,這豬再好又有什麽用。

同理換作牛、羊、馬騾牲口都是一樣,就那麽點口糧,是喂人還是喂豬呢。

自萬歷三十五年以來,地方每年上奏的天災數量較之往年都以三成的數量在遞增,近年來這個情況更加嚴重,西北省份個別府縣已經開始出現百姓因為受災,朝廷賑濟不及時引發的民變。

雖說這些極個別的民變並沒有和“造反”、“改朝換代”掛鉤起來,但魏公公清楚,用不了十年,這些極個別的民變便會波及西北數省,從而導致崇禎年間的農民大起義,最終和“改朝換代”掛鉤,從而葬送明王朝。

而這一切的根本就是因為缺糧,缺糧又是因為愈發嚴重極端的天氣。

所以,有缺糧這個現實問題存在,什麽鼓勵農牧結合,百姓養豬就是空中樓閣,癡人說夢的存在。

那麽,魏公公為何還要在其“殖產興業、維新強國”舉措中重點提及“勸農”呢。

這當然有公公的深意。

但他不會主動將自己的目的說出來,他希望14名雖然還沒有正式宣誓加入新黨,但已經是潛在的新黨成員們能夠激烈的討論這個問題,從而能夠得出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法。

對於這些算是剛剛步入官場的新黨同志們而言,針對具體情況的“動腦子”才能更加靈活有效。

在不能改變天災的情況下如何盡最大可能挽回天災對農業的破壞,穩定農村生產生活,是一個很值得同志們深思並且探討的大課題。

當然,公公不曾想“勸農”的舉措思考會由吃豬肉引發出來。

細細想來也是順理成章的事,莫小看這豬肉,小小的豬肉反應出來的卻是大大的民生啊。

自古以來,能吃飽肚子就是太平盛世的象征,但在魏公這裏,能不能吃上豬肉才是盛世最好的證明。

因而,毛士龍剛才所說的皇明特色帝國主義的一大特征就是不能讓人民挨餓只對了一半。

吃得好,吃得有營養才是魏公所言帝國主義的特征。

一個國家被人罵成什麽帝,不是壞事,是好事,大大的好事。

在座眾人中不是所有人都讀過《魏公文集》,剛才吃肉都吃的無比斯文的馬士英就困惑的擡頭問道:“什麽是帝國主義?”

一邊的程正己笑道:“帝國主義是魏公思想的一個總稱,他在文集第三卷第四章中旗幟鮮明的提出了帝國主義的設想,這個設想便是……”

魏公公擺了擺手打斷了程正己,既是對馬士英,也是對一臉認真傾聽的楊嗣昌道:“什麽是帝國主義?就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讓國家富強的思想。準確的說,應當稱之為人民帝國主義。”

談心正濃的魏公為同志們闡明人民帝國主義的兩個基本特征,第一就是對外的無比強硬和積極開拓;第二,就是國內人民的生活富裕,精神飽滿。

“為什麽咱家說人民帝國主義呢,因為人民帝國主義的兩大特征中的第一特征是為第二特征服務的。也就是說帝國主義是服務於人民,取人民所需,想人民所想。”

說到這,魏公公頓了頓,以凝重的表情看著同志們,長長說道:“人民帝國主義就是一種文明,為了這個文明,我們就必須積極投身進去,努力通過殖產興業、維新強國的方式來造成人民帝國主義。同時,我們也要打造一支強大的帝國主義軍隊來保護我們的人民帝國主義。”

言畢,公公從煙盒中摸出中華,阮大鋮忙拿出火折子給公公點上。

“如果一種文明沒有一種強大的力量來保護,那麽這種文明是脆弱的,遲早會被野蠻所征服!”

魏公公左手夾煙,右手握成拳放在胸口。

“所以,為了人民,我們每一個帝國主義者都必須用自己的筆、自己的刀、自己的矛去為人民獲取生存的資源。”

“什麽是資源?糧食、銅鐵、金銀、魚肉、香料等等,但凡是人民需要的東西,不管是吃的還是穿的,都是資源。”

“正如楊嗣昌同志剛才講的,百姓都沒糧食還怎麽養豬喂雞呢?在這裏,咱家便告訴你,百姓沒有糧食,我們的帝國軍隊就得為他們獲取糧食!怎麽獲取?到外面去獲取嘛!”

“這個世界很大,解決內部矛盾的唯一辦法就是對外獲取解決矛盾所需要的資源。”

“……”

公公幾乎不喘氣的給同志們講了很多,很多提法和想法都是從前《魏公文集》和歷來講話中都不曾有過的,讓首次聽到這些的同志們心靈頗受沖擊。

人民帝國主義如同一個幽靈般飄蕩在眾人腦海之中,便是那始終在一旁幫著切肉的陳和尚都時不時放下手中的刀豎耳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