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33章 將軍可比蘇定方(第2/2頁)

劉綎哈哈一笑,解去甲衣便去提刀,幾圈下來竟是半點喘息也無。但畢竟七旬老人,面色變得潮紅不矣。

“老了,老了。”

劉綎將刀放下,對監軍周應乾感慨道:“寶刀不老人已老,看來打完這場仗老夫真得棄甲歸田了。”

“將軍可比蘇定方!”周應乾贊道。

“哈哈,戰功比不得,年紀卻是能比。”

劉綎笑了笑,擡手一直持刀侍立帳前的養子劉招孫:“你老子這輩子沒給你留什麽好東西,這把刀了從今天開始就歸你了。”

“多謝父親!”

26歲的劉招孫說完便上前提刀,看著竟是輕松的很,把在場的諸將都給看傻了。

劉綎得意的問周應乾:“我這義子如何?監軍可知他赤手都能打死老虎。”

“這麽厲害!”

周應乾又驚又喜,“老將軍真是後繼有人啊!”

“哈哈,非如此,我能把刀給他!”

劉綎又是哈哈一笑,寄予厚望的看向義子:“除了刀之外,老子還給了你名字,打完這仗你要不給老子日個孫兒出來,老子便當沒你這兒!”

“父親!”

劉招孫在諸將的哄笑聲中面紅耳赤,他力大無比,武藝也是高強,可這面皮卻是薄的很。

劉綎不再打趣自家養子,看向北方,有些凝重道:“卻不知杜松那裏進展如何?此人勇猛不在老夫之下,一生可謂從無敗績,如果穩打穩紮,老夫並不擔心,只是怕他輕敵。”

“杜總兵自撫順出,西有馬林,東有李如柏,其部更是四路之中最精銳,軍械火器也是最多,便是不能退敵,自保也當無虞。”康應乾道。

“但願吧,”

劉綎摸了摸胡須,“若是杜松能拖住建奴,我部倒是能如監軍所說直搗黃龍。”

“將軍,我部深入過遠,糧草已是不濟。這些日子不過破了幾處小寨,所得等若沒有,不若先破黑圖阿拉……”

康應乾是真的希望劉綎能夠直接進軍黑圖阿拉,並非完全是他想搶這頭功,而是因為軍中的糧草消耗過大,一路上基本沒有什麽補給。

要是按戰前部署去薩爾滸和杜松合兵,糧草壓力太大。那黑圖阿拉怎麽也是建奴老巢,若是破了繳獲必多,屆時就不必擔心缺糧了。

正說著,衛兵來報,說是金州遊擊尚學禮有要事求見。

“他有什麽事?難道是發現那扈爾漢了?”

劉綎對尚學禮印象不深,只見過一兩面,因為尚帶來的金州兵人數少,所以便讓其擔負押運糧草的任務。

但對那個從皮島來的東村卻是印象深刻,因為這個東村竟然是倭人。而劉綎麾下就有四百多他當年從朝鮮帶回來的倭兵。

尚學禮不是一人來的,與其一同來見劉綎的是大明皇帝親軍的千戶大隊長沈世魁。

“皇軍?”

看完沈世魁帶來的大明皇帝親軍提督太監魏良臣的親筆信,劉綎和康應乾起初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他們實在是不知道這個皇軍是哪路的神仙。

“將軍稍等!”

康應乾想起一事,匆匆回自己帳中取來一封半個多月從沈陽發過來的公文。

這封公文倒不是什麽重要內容,只是遼東巡撫轉來的一份關於糧草交接的公文,但在公文最後遼東巡撫有一語,稱皇帝新任內臣魏良臣為遼東鎮守太監,這個魏太監手裏有一支隸屬禦馬監的親軍將和朝鮮軍一同參與平叛。

康應乾是文官,對於鎮守太監自然不感冒,加之當時他已隨劉綎啟程,上面又沒有明確朝鮮兵和那支親軍是否同他東路軍一同作戰,所以便沒有太過重視此事。

只以為朝鮮方面不過是出於象征性的盡藩屬義務渡江搖個旗呐個喊,而那什麽魏太監的親軍則純粹是來混個軍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