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5章 吾義不屈節以辱國(第2/3頁)

金應河知千余人能濟得什麽事,但其余官兵個個畏奴如虎,強迫他們去也是一窩蜂跑的多,再者這千余人既是忠勇之士,便有血性。血性之下,倒是能搏上一搏。

遠處河谷明軍援軍正在和建奴騎兵大戰,此時多一支援軍,哪怕只數百人都是好的。

念及於此,金應河不再耽擱,點齊官兵出營。

臨行前,金應河再次拜見姜弘立,懇求道:“元帥,我等戰死乃是理所當然之事,但請元帥銘記,今日若降建州,則我朝鮮從此禽獸不如,再難為華夏一員了!”

姜弘立心中苦澀,正欲說些什麽,明朝監軍喬一琦卻帶所部百余兵披甲趕來,說是要與金大將一同出營。

金應河卻說什麽也不肯同意。

“監軍萬請留在營中!”

金應河給了喬一琦一個難以言說的眼神,低聲道:“監軍若在,元帥或許顧慮。監軍若不在,恐……”

金應河沒有說白,喬一琦如何不知他想說什麽,思慮一二,輕嘆一聲,未再堅持。

“隨我出營!”

“出戰,出戰!”

當下,金應河等領千余朝鮮敢戰之士打開營門,向著斷河谷沖去,誓要解救明之援軍。

嶺下一直監視朝鮮軍的金正黃旗主莽古爾泰見狀,立時發號施令,十數牛錄騎兵打馬沖來,卻是要將朝鮮兵截下,不使他們和河谷明軍會合。

河谷處,站在大車上指揮的金州遊擊尚學禮也看到了從家哈嶺上沖出的朝鮮兵,正敬佩朝鮮軍雖弱但亦有勇士,就見黑壓壓的建州騎兵將他們圍了起來。

心中不由一嘆,知那出營的朝鮮軍兇多吉少。

悲從心來,於大車上疾呼“殺奴!”

……

金應河還是敗了,不是他金大將無能,實是朝鮮兵真是太弱。

金軍只以三個牛錄騎兵沖殺,出營朝鮮將士就被沖亂,隨後陷入金軍重圍絞殺之中。

嶺上明監軍喬一琦急求姜弘立能派兵接應金應河等退回,但卻被副元帥金景瑞阻止,稱現在若開營門,建州兵或趁虛而入,或尾隨而至。

最終,出營朝鮮將士盡數覆沒。

金應河被圍在一棵大樹旁,身邊已無一兵一卒,他猶以三大弓叠射,建州奴應弦穿紮,死者甚眾。

見這朝鮮將領如此勇猛,建州兵不敢逼,乃從後持矛刺之,數鐵槍將金應河洞胸,然金應河猶執弓不釋。

正黃旗主莽古爾泰縱馬前來,見死後猶作戰鬥姿勢的金應河,不由敬道:“若朝鮮這等將領再多幾個,怕是難以抵擋。”

“將這依柳將軍好生收斂埋葬。”

莽古爾泰吩咐手下後,卻沒有趁機向朝鮮大營發起進攻,而是派出通事河瑞國往朝鮮軍送信。

河瑞國原就是朝鮮人,十幾年前被女真擄去,之後便在女真軍中效力。河瑞國所送之信自是勸降信。

與此同時,除正黃旗外,鑲黃旗主湯古代也勒兵自西、北二方向緩攀家哈嶺,以此使嶺上朝鮮軍惶恐不安。

在副元帥金景瑞的勸說下,姜弘立終是決定向建州投降。

知道消息的喬一琦趕到姜弘立帳中,當著那女真通事河瑞國的面質問姜弘立:“元帥意欲何為,是不是要將我綁上獻與建州?”

姜弘立還是有點道德良心的,忙說絕無此事。喬一琦知對方真是投降也不會告訴自己,便氣憤離帳,與親隨趙某道:“朝鮮人靠不住,他們既和建州奴接洽,必定是準備投降的了。你可與朝鮮人一同投降,若將來能活命設法逃回,將此信交於我子。”

說完,喬一琦從自己懷中摸出昨天就已寫好的書信遞於趙某,之後不置一言獨自前往嶺後。

趙某擦幹淚水偷拆那信,信中說道:“文臣武將,盡以社稷為戲。留存無幾,圍困孤崖,糧斷水盡,其人馬朝夕且不保,吾不忍見,而又奉委監督其軍,不敢離,謹於三月初九日,西向叩謝皇恩,自裁於家哈嶺上。兒可傳與相知,並親以意奏知聖明。”

喬一琦有部下得知監軍獨往嶺後,知形勢不妙,遂前往勸說監軍易裝下山。

“我乃堂堂明臣,更負藩屬監軍之責,今日一不能殺敵,二不能壓制藩屬兵馬,何有臉面苟活。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吾義不屈節以辱國,亦不辱身。”

言畢,竟是趁隨從不備,投崖而死,死年四十有九。

“大人!”

喬一琦隨從若幹聞監軍投崖殉國,竟從死者四十二人!

死訊傳至正在和建州商議投降條件的姜弘立,其掩面痛哭,於左右道:“姜某人愧對監軍啊!”

沒有了明朝監軍,朝鮮軍投降的腳步進一步加快,當晚姜弘立便率全軍開營投降。

而此時,斷河谷的戰鬥猶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