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章 驚人的糧食產量(第2/2頁)

一年三到五熟?

張飛嚇了一跳,這才反應過來田楷說的是多麽不可思議的事情。

就算他是地方豪強出身,對於糧食種植基本不熟悉,卻也知曉整個大漢的糧食種植,基本都是一年一熟,最好的良田也就是一年兩熟罷了。

能夠一年兩熟的地方,放在大漢就是絕對的膏腴之地,世家豪強趨之若騖的地方,這裏的田地早就被瓜分幹凈,與尋常百姓基本沒啥關系。

就是張飛家族,在幽州那裏有些田地,可都是一年一熟的光景,而且收成還不怎麽樣,所以張飛對於田地裏的糧食出產印象一點都不深刻。

現在田楷告訴他,青州黃巾這裏的糧食種植一年三到五熟,不說直接顛覆了他對糧食的印象,更叫他大吃一驚。

同樣的一畝地,一年一熟和一年三到五數,出產自然是天差地別,根本就沒任何可比性好吧。

難怪就連田楷這樣的存在,為了生存都不得不向青州黃巾求援。

青州早就被戰亂禍害得民不聊生,盡管地盤大田地數量也不少,可飽經戰亂正常的糧食生產秩序早就被破壞得不成樣子。

張飛之前在平原國待了不短時間,盡管大部分時候都是窩在軍營不理外事,卻也知曉就連青州本地世家豪強的日子都不怎麽好過。

主要就是糧食生產秩序崩壞,就連當地世家豪強的田地出產也是斷斷續續,有時候還得拿老本支撐,日子要不苦逼就怪了。

可青州黃巾這裏的情況,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

田楷本身出自幽州大族,就算因著生存環境必須向青州黃巾低頭,卻也不會在口頭上服軟的,肯定不會主動幫黃巾說好話。

也就是說,田楷的話就算有不實之處,起碼也有六七分可信度。

就是六七分可信度,已經相當誇張了好不好?

別看青州黃巾眼下占據的地方不足三郡之地,可他們的糧食種植都是一年三至五熟的話,怕是青州全盛時期的糧食產量都不比過吧?

在眼下的亂世,有糧就是大爺!

只要有充足的糧草,隨時都能拉起一支數量驚人的隊伍,先不管戰力如何,起碼拉出來很是能嚇唬人的。

旁的不說,大哥劉備手下的人馬最多時,都沒有超過兩百萬。

是他們三兄弟不能統帥更多數量的軍隊麽,自然不是!

而是他們三兄弟掌握的糧食物資太少,根本就養不活更多的人馬。

之前在平原國駐紮時,劉備冒著極大風險支援被黃巾圍困的北海郡,除了看家的二十萬軍隊之外,能夠出動的機動力量不過可憐的三十萬而已。

那時青州黃巾圍困北海郡的人馬有多少呢?

把老弱婦孺全都加進去超過一億,單單人數就是大哥劉備所率軍隊的三百多倍,換個人哪有這等勇氣出兵支援北海?

話說,等大哥劉備與青州黃巾勾搭上後,平原國的軍隊數量立刻暴增三倍,達到了一百五十萬之巨。

張飛這才恍然大悟,那時青州黃巾才換大首領,只不過經歷了短短數月時間的發展,除了自身的糧草消耗外,還能提供平原國暴兵百萬的糧草消耗,顯然在那時黃巾轄地的糧食產量已經相當驚人了,只是被他們三兄弟忽略了而已。

一直到去了徐州,才在府庫充足糧草的幫助下,三兄弟麾下人馬暴增至五百萬,就這已經叫三兄弟高興得不行。

現在想來,要是當初能從青州黃巾這換取更多的糧草軍械,趕赴徐州時三兄弟麾下人馬絕對能超過兩百萬,起碼到徐州後的話語權將會大增。

別小看只是增加了區區五十萬軍隊,可在打老了仗的三兄弟訓練和指揮下,戰力絕對不是徐州那幫久疏訓練的老爺兵可以比擬的。

三兄弟率領的兩百萬大軍,足以幹翻繁華徐州的千萬老爺兵!

只是可惜,當初還在平原國時,顯然沒有關注到青州黃巾驚人的糧食產量,不然說什麽也要多換取一些糧食暴兵,省得到了徐州受當地的世家大族牽制處處都難受。

只是,青州黃巾的糧食產量,是如何做到短時間內突飛猛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