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6章 宇宙有靈論

物理學是研究物質運動最一般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

做個不夠準確但足夠形象的比喻,宇宙就像是一串類似於【1、2、3、5、7、11、13……】這樣的無限數列,而物理學便是研究這串數列規律的一門學科。

在科學的火種剛剛萌發的年代,當人們還在爭論1和2的時候,一個坐在蘋果樹下的物理學家很幸運地數到了3,於是得出了“這串數列是由123456……等全體自然數構成的”這樣的結論。

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觀測手段也在進步。

到了愛因斯坦那裏,這位新時代的物理學家很快發現,從第四位開始不是4,而是5,牛頓總結出來的規律只在前三位——也就是所謂宏觀條件下適用。

為了讓自己的理論看上去更有說服力,他一直觀察到了第七位,也就是13這個數字。然後根據觀察到的現象,總結出了這樣一個結論:

【在描述宇宙的這組數列中,除了第一位是獨一無二的數字“1”之外,後面的數字應該是由“2、3、5、7、11、13、17、19……”這樣的質數構成。】

聰明的孩子應該已經發現了,相對論、標準模型以及量子力學等等一系列高深莫測的理論,事實上就是這麽一個玩意兒。

它描述的是一般人看不到的、只有借助專業設備才能觀察到的、第四位數之後的世界——

即,通常意義上人們所說的“微觀世界”。

比那位坐在蘋果樹下的學者要幸運的多,雖然受限於時代的原因,愛因斯坦只看到了這串數列的第七位,但一直到第九位為止,他的理論都是行得通的。

人們根據他總結出來的“規律”——也就是所謂的“標準模型”,成功觀察到了17、19這兩個數字,接二連三地將希格斯粒子、引力波等等一系列的寶藏收入懷中。

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好。

只是遺憾的是,這種幸運不是沒有限度的。

隨著科技繼續進步,月面強子對撞機允許人們看到比19更大的數字,將視野拓寬到了比微觀世界更加微觀的世界,甚至是其它的維度上去……

這時候,人們卻驚訝地發現,在這串描述宇宙的數列中,19之後的第十位數,居然不是23。甚至在往後的第十一位,也根本不是29。

甚至於23和29這兩個數字,根本就沒有出現在這串數列上,取而代之的是一串根本沒有規律可言,也不講任何道理的數字。

甚至它根本就不是數字,而是abcd這樣的東西。

所有的數列都能找到規律嗎?

並非如此。

就像一串無理數一樣。

想要描述它的規律,恐怕得用和它本身一樣龐大的信息量才行……

米羅教授所闡述的“宇宙之靈”理論,雖然聽起來像是某個神棍的胡言亂語,但事實上他描述的卻並非是全知全能的上帝。

他真正想表達的其實是,這片宇宙中存在著這麽一種意識體,它按照自身主觀的意識編排好了宇宙中的一切。

就好像一位手握著樹枝的孩子,哼著只有他自己能理解的歌謠,在沙灘上寫下了一串毫無意義的數字。

而地上的螞蟻們,則按照自己的行為邏輯,思考出現在地面上的數字意味著什麽,以及它為什麽會出現在那裏。

與其說,他宣揚的是“宇宙之靈”論。

倒不如說,是“宇宙有靈”……

……

對於物理學界而言,這一天絕對是至暗時刻。

5Tev以上能區的對撞實驗就像是黑洞,沒收了地球文明物理學家在過去一個世紀的努力。不管是弦論還是大爆炸理論,似乎都被這個黑洞給吞沒了。

看著電腦上的圖像,威騰教授沉思了良久,忽然嘆了口氣說道。

“這種感覺就好像我們花費了半個世紀的功夫去研究宇宙的規律,最後只證明了我們所研究的事物,其實是沒有規律可言的。”

仍然目不轉睛地盯著那些看起來近乎詭異的數據,陸舟隨口回答。

“感覺讓人難以接受?”

威騰用不知道是在開玩笑,還是認真的語氣調侃道。

“何止是難以接受,我甚至都有點想退休了。”

陸舟:“你可千萬別這麽想,這點困難還不至於擊敗我們,但如果你退休了,對我們來說絕對是一件損失。”

“怎麽會?現在有許多優秀的年輕物理學家,在我看來他們未來的成就不會遜色於我。”

威騰教授笑了笑,聲音忽然帶上了些感慨。

“何況我年齡也快到時候了,大概三四年前我就在考慮這個問題,甚至於可以說,如果不是因為你邀請我來IMCRC幫忙,可能我現在已經在夏威夷的小島上曬的太陽釣魚了。”

“是嗎?那還真是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