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會相關(第4/4頁)

暴君號(目前的旗艦)

風暴號

海神號

永恒級超級戰列艦:全長681.7米,寬128.9米,吃水22.8米,船舷出水15.8米,滿載排水量19萬8千噸。戰艦使用4組共16個特制的水中推進器,單位質量推進力比要高於原來的碧淩號。全艦使用墨鋼建造,普通位置裝甲厚度727毫米,彈藥庫、炮塔、輪機艙、指揮塔等重要位置裝甲厚度797毫米。主要武裝是5座5聯裝炮塔,使用前三後二布局。炮塔用的是口徑520毫米的神武大炮,射程130公裏,絕對是海上武神。除了主炮外永恒號上還有一門魔光炮,這東西被厚達1米的裝甲保護在一個密封炮台內。這個炮台位於指揮塔頂端,需要射擊的時候魔光炮會開始充能,當聚能快要完成時再打開裝甲進行射擊,射擊結束立刻關閉裝甲板。炮台內有噴淋降溫系統,專門為魔光炮降溫用。除了這些東西外船上還有其他各類大小火炮近千門。配備30門魔晶大炮,所有船艙內部都加裝了1厘米的石棉層,然後再用精致的木板壓平封裝,外面再包上皮革用來隔音。

永恒號(盟內第一艘超級戰列艦,曾多次參加大型海戰,戰功卓著。)

閃光號(於日本內海遭魚雷艦突襲重傷,後經過一次大的技術改造重新加入現役。)

勝利號(於日本內海遭魚雷艦突襲沉沒,已退出現役。)

雷神號

戰列艦:長度340米以上,排水量55000噸以上。速度達到敵艦101%左右,防禦力9倍於敵艦。火力方面可以壓制海港和要塞的地面炮火。

赤膽號(於日本內海遭魚雷艦突襲沉沒,已退出現役。)

華山號

泰山號

戰列巡洋艦:長度在300到340米之間,排水量50000到55000噸之間。速度達到敵艦105%左右,防禦力7倍於敵艦。火力方面基本達到岸防炮台的水平。

沖刺號(於日本內海遭魚雷艦突襲沉沒,已退出現役。)

柳申號

牧雨號

重型巡洋艦:長度在280到300米之間,排水量46000到50000噸之間。速度至少比敵艦快15%以上,防禦力6倍於敵艦。火力方面可以壓制對方絕大多數戰艦,維持制海權的主要力量。

水瓶號

刺刀號

中型巡洋艦:長度在240到280米之間,排水量41000到46000噸之間。速度至少比敵艦快20%以上,防禦力5倍於敵艦。艦隊主力艦型。

南京號(於日本內海遭魚雷艦突襲沉沒,以退出現役)

快速巡洋艦:長度在200到240米之間,排水量35000到41000噸之間。速度至少比敵艦快25%以上,防禦力4倍於敵艦。主要輔助艦型,用於已控制地區的巡邏。

光榮號

驅逐艦:長度在80到200米之間,排水量在2000到40000噸之間。速度上達到別國戰艦135%以上的速度,並且擁有2倍以上的防禦力,火力基本超過同類敵艦。

大連號(於日本內海遭魚雷艦突襲後擱淺,為防止日本人搶奪而自爆,已退出現役。)

雲雀號

護衛艦:長度不要超過80米,排水量不超過2000噸,高機動性。

紫荊花號(於日本內海遭魚雷艦突襲沉沒,以退出現役。)

旗魚號(於日本內海遭魚雷艦突襲沉沒,以退出現役)

高速快艇:長度不超過20米,排水量不得超過500噸,速度超常。

特種艦艇:

三角魚號:大型布雷、掃雷艦。

攻擊潛艇:裝備4組推進器和亞特蘭締斯的氧分離器,可以長時間續航。長度200米以上。

海龍號(武器為一門魔光炮和8門巨型魔晶大炮,以及傳統武器——撞角。裝備4組推進器。艇內有三組貨艙,客貨混裝。艇長231米,操作人員35人,可以另外運載280人。下層底艙裝有120艘亞特蘭締斯產雙人快艇。現役中。)

輔助潛艇:長度不一定。一般裝兩組推進器和一個氧分離器,艇上不安裝武器,有大量倉庫,專用於運輸人員和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