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神秘設備(第3/5頁)

每塊裝甲板實際上就是一個長1000米寬1000米厚100米的立方體。這個立方體的最下面30米的厚度是完全由天空之石組成的,它們在外面起到魔法抵抗和隱形的效果,光滑的天空之石不會粘上任何東西,即使從地面起飛也不會因為粘上大量泥土而失去隱形效果。在天空之石上面將安置大約70米厚的五彩神石。雖然在結構強度和魔法抵抗方面五彩神石不如天空之石,但是這東西敞開供應,不用擔心數量問題!

其實我本來想在裝甲層上安置鋼板,雖然比不上天空之石,起碼比五彩神石要結實一些。但是最終考慮到重量問題,我們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天空之石的密度很小,我感覺它幾乎和泡沫塑料的密度差不多,扔進水裏完全都不會下沉的,甚至六級以上的風都可以把它吹起來。五彩神石的密度也要比海水小,在水裏可以像木頭一樣漂浮。這兩種材料的密度都不大,非常適合艾辛格的建設。我們的重力反抗裝置雖然功率很大,但是誰不希望節約一點呢?起碼魔晶石消耗能省一點。萬一以後艾辛格在海上失去動力,這麽輕的材料建設的城市說不定不會下沉,到時候迫降在海面上起碼能當船用。

裝甲板的制作是分開進行的,反正要到最後一次性組裝,所以現在先按標準大量制造出來。除了底部裝甲,城墻也是需要防護的,所以實際需要建造的並不只1024塊,城墻用的也不少。幸好二郎神的人偶數量眾多,弄起來比較快。

人偶們先把天空之石搬過來撲成面積一平方公裏的正方形,然後往上把厚度堆積到30米。完成這一層之後再用同樣方法把五彩神石堆上去,全部完工後小朱雀和二郎神會親自拿著融合符貼上去,然後這些石磚堆起來的結構就會變成一個整體,不但天空之石連接了起來,連天空之石和五彩神石接合的地方都沒有任何斷層,就像是完全長在一起的一樣。我們行會要是有這種符就不用費事的用焊接機焊接船體了,可惜二郎神說什麽也不肯給我這種符。

在制作裝甲的同時另外一些玩家正在指揮著本行會的魔偶搬運著天空之石,他們讓魔偶把天空之石堆進了一個個事先做好的金屬殼裏。這些金屬殼都是一根根鋼柱,長度各不相同,最長的竟然長達30公裏,從那恐怖的焊接痕跡來看當初為了弄這些東西可是費了不少事情。鋼柱的直徑各不相同,但是它們內部都是空的。天空之石被放進去之後就形成了一個石柱的形狀,使用融合符一貼,那些堆進去的天空之石就變成了一整根真正的石柱。把石柱從金屬外殼內倒出來之後玩家們有開始往裏面重新裝填天空之石,這些鋼柱其實只是模具,為的就是快速而精確的制造大梁。

巨大的城市需要支撐,這麽大的城市,一旦飛起來其底座承受的力量是無法想象的。以前的城市底部是整塊的巖石,有足夠的強度支撐這些重量,但是現在的城市是模塊化的,裝甲部分不但不承擔支撐力反而還要消耗支撐系統的力量,為此我們需要建設一個足夠強大的支撐結構。

我們行會擁有來自海龜族的內部支撐技術,加上天空之石這種超級材料的優良性能,我們可以輕松的完成這個支撐系統。其實我們已經計算過了,建成以後的新艾辛格雖然尺寸上將比原來整整大一圈,但是總重量卻連原來的六分之一都不到,當然,這都是拜新材料優秀的性能所賜。

最大的支撐橫梁長30公裏,底面是一個邊長300米的正方形。如此之大的橫梁即使密度和泡沫塑料差不多,卻依然重達百噸,要不是我們行會有大量起重設備還真是麻煩了呢!

由於人員比較多,外加設計合理,我們的施工進度出奇的快。深夜時分艾辛格的底層狂架已經完成了,不過現在還只是個龍骨,除了支撐架什麽都沒裝上去,但是只要這個完成了,掛接各種設備的速度就快的多了。

趁著夜色一些巨大的秘密設備被運送到了艾辛格,這些東西全部來自鋼城。這些天我們建設艾辛格,鋼城那邊的修復已經完工了。新鋼城不但擴建了而且還增加了設備。以前因為是邊開采邊建設,所以城市裏亂七八糟的,這次正好借著重建全都來了次規劃。現在鋼城基本上像個工廠了,不像以前看起來像垃圾堆。這些新設備就是鋼城完工後的第一套產品。

鋼城的這些設備被運到之後海上又來了另外一披物資,這次的物資來自亞特蘭締斯。白鯊族和人魚族合並後用兩族的科技合力完成了我們秘密訂購的新設備,這些東西的創意來自行會設計局的一個會員,但是不得不佩服他的聰明才智。實際上這次艾辛格的設計調整了這麽多都是因為他的新奇設計,因為他的設計將可以使艾辛格擁有移動能力,所以我們才費這麽大勁把城市改裝成了移動堡壘。當然,另外一個原因是有人替我們買單,改造費完全不用我們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