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某一個未來(第3/4頁)

“當然不是。這個東西大約有一艘航空母艦那麽大,上面那個衛星天線一樣的東西直徑在一百七十米左右,我們稱它為高能粒子盾,用來反射大炮的衍射能量,防止傷到自己。”

“好家夥,這東西還真是恐怖!”

房間內的圖像突然全都消失掉了,接著女媧的三維投影出現在我們中間。“好了,數據已經收集的差不多了,我要開始計算匯總,這可能需要幾分鐘,耐心等一下吧!”

周圍突然黑了下來,我們只好耐心等待著女媧的工作。這種超級運算一旦開始女媧就沒辦法分心說話了。等了幾分鐘之後周圍突然再次亮了起來,女媧的投影也重新出現在了我們的中間。“OK,數據已經全部處理完了。現在就展示給你們。”

女媧的影像消失,房間中央開始出現一堆的數據流,接著組成出了很多副同時播放的動態畫面。女媧的聲音開始解說。“根據我收集的所有資料,使用幹涉算法進行排除運算,最後得到了這些個可能性。首先其中一些不大可能被發生的情況也被我刪除了,於是就剩下幾個可能。”

一副畫面移動到了畫面中央。

“現在大家看到的就是一種可能的未來。”

女媧的先知系統說白了就是在預測未來。這種預測和算命先生的預測可不一樣,這是一種建立在數字化的世界模型體系下的推算。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零》這個遊戲原本就是先知系統的簡化版。過去迷信的人長說人生是注定的,實際上也確實如此。我們的每個想法,身邊發生的每件事,以及你的每個決定,實際上都是早就注定的。你認為自己的思維是自己在主導,其實卻不然。你的每個相法都是一串電化學反應的結果,不同的外界因素會左右你的思想,不同的記憶也會影響你的決定,甚至你下決定時你的大腦裏每個原子的空間位置也會影響到你的決定。女媧可以把這些所有造成變數的數據全都記錄下來,然後去模擬它們的運行,最後得到的結果就是你即將做出的決定,其正確率高的連女媧的制造者自己都覺得恐怖。

既然能算出一個人的思維,那就可以算出一群人的思維,再把天氣、動物的活動、每個人的記憶、周圍事物的交互關系全都加進去一起運算,就可以算出一個社會群體一段時間內的可能發展變化。比如說一個人丟一個石頭砸到另外一個人,計算機知道被砸的是個得理不饒人的家夥,那麽計算機自然可以推算出之後這兩個人要打一架。這就是一種預測。但是如果再放大。計算機知道有個警察在附近,那麽這架就打不起來了。這就是幹擾因素,而計算範圍越大幹擾因素就越多,預測的目標時間越長,幹擾引起的變化就越大。這些都要計算機來一個個的推算排除。這種運算就被稱為真實模擬系統,也就是我們在玩的《零》所用的那個系統。為什麽《零》那麽的真實,就是因為它完全在按照一個真實的社會的走向在運行,系統幾乎不幹涉什麽。它所要做的就是指定規則,然後世界體系會按照這些規則自己走下去。不過《零》畢竟是個遊戲,它的模擬度並不高。真正的超級算計模擬系統就是這個先知系統,它幾乎能記錄一個世界上大部分的數據變化,然後推算出之後一段時間的所有可能變化。

真實運算是理論性的東西,實際上是做不到那麽誇張的地步的。計算機是有運算能力限制的,它不可能計算那麽多的東西。但是女媧的性能足夠計算一個大概範圍內短時間內的變化,比如像我們現在需要知道的人類對我們的看法以及他們的做法。因為涉及的時間不長,所以出現變數的可能性也小很多,這樣運算的正確率相對就要高出不少。

女媧對著畫面解說。“這次我預測了一下今後五十年內的社會走向和大致的國際態勢。五十年後那枚太陽系殺手的秘密大概就已經暴光了,因為屆時它的距離已經可被民間觀測者發現了,所以政府再無法隱瞞消息。到時候社會動蕩會很嚴重,而越是這種為難時刻,人類越是會幹出一些無法理解的事情。比如說極端主義和邪教的誕生,基本上每次人類危機都會有這兩種東西出現,這次也不例外。我國反對我們的勢力已經遭到了沉重打擊,但是五十年後情況會變的很復雜。我預測政府方面對我們的態度可能是以戒備為主,而人民方面可能會以敵視狀態為主。”

淩有些不能理解地問道:“國家出於對人民安全的保障而戒備我們我可以理解,老百姓為什麽要敵視我們?”

女媧道:“我的分析結果是嫉妒心理。”

“嫉妒?”

女媧肯定的答復道:“根據我對人類的思維系統進行模擬,結果確認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以上的人類存在嫉妒心理,當然這包括很多類別,不是單指某一種嫉妒心理。在這部分人口中,大約百分之六十三的人會在不影響自己的前提下把嫉妒心理實際化。也就是說如果有可能做到,而且確定不會對自己構成任何影響,那麽這部分人會報復他們嫉妒的對象。而另外百分之三十七的人中有百分之二十九會在對自己不利的前提下依然啟動報復行為。也就是說這部分人有著我過的不快活別人也不能快活的心理,而且他們甚至會在明知道傷害別人會使自己倒黴的前提下依然去傷害別人,也就是常說的損人不利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