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抵達(第2/3頁)

既然沒有敵人在附近,那我們也就不需要謹慎行軍了,全隊加速往前沖,不到兩個小時就看到了那片聚集地。

說實話沒到這裏之前我們還在想這種三方聚集地會是個什麽樣子,沒想到等到地方了才發現這地方修的簡直就跟要塞一樣。整個基地外圍是一圈四米多高的鋼筋混凝土圍墻,圍墻的底部有一段大約七十度傾角,高達一米二的斜坡,這個東西可以有效的防止坦克之類的大馬力車輛直接撞進圍墻裏面來。

圍墻的頂部有一圈鐵絲網,看著跟監獄差不多。鐵絲網後面是間隔五米一座的哨塔,每個哨塔頂端都有兩挺重機槍和至少四名武裝警衛。不用看墻裏面的建築,光外面這圈圍墻,憑那些只有沖鋒槍和火箭筒的反政府軍,想沖進去至少也得付出幾百人的傷亡。而當地的武裝力量大多都在千人以內,這樣的武裝力量要是死個三五百人,就算他們打進去也沒用了,畢竟人死光了要武器也沒人用啊。

由於圍墻頂上的哨塔中有值班警衛,因此我們剛一出現在道路盡頭就引起了守衛的注意,而幾秒之後那邊的聚集地內便響起了熱烈的歡呼聲。

盡管我們的人員和裝甲車上都沒帶任何識別標志,但是只要看到這種嶄新的輪式裝甲車對方就知道肯定是救援部隊了。畢竟當地武裝中一來很少有坦克或者裝甲車,二來他們的坦克和裝甲車都是破爛貨,不是各國淘汰下來的舊貨就是不知道用哪來的零件胡亂拼起來的怪物,反正像一般大國裝備的那種外觀整齊漂亮的裝甲車這地方是肯定沒有的,而一旦出現,那就必然是外面來的救援部隊。

隨著哨塔上的報告,聚集地裏的人很快便紛紛聚集到了聚集地中央最高的那座樓房的窗戶邊往這邊望了過來,而在他們的目光中,我們的隊伍也是漸漸靠近了聚集地。

在我們靠近聚集地的過程中,道路兩邊也出現了一些當地人。雖然我知道這些人裏面肯定有當地武裝勢力的人潛藏著,但是因為他們沒拿武器,所以我也不知道到底誰是誰不是。至於說把這些人全幹掉,那更是不可能的事情。之前那個村子還可以說誤傷,在這裏動手那可就是明擺著的屠殺了。要是都是我們這群人也還好說,關鍵是前面那裏還有外國人、記者以及大量平民,在這種地方搞出醜聞來可不是什麽讓人快樂的事情。

在當地人帶有羨慕、嫉妒、仇恨、恐懼等負責情緒的目光中,我們的隊伍總算是平安到達了駐紮地的門口。讓我們驚訝的是這地方的大門口居然有三根升降式反坦克路障。這東西平時是收在地下的,需要時可以升起來。它們的頂端就是根金屬柱子,其原理類似千斤頂,需要的時候升起來就可以把坦克和強行闖入的車輛頂離地面,使之失去行動能力。一般都是很重要的軍事設施或者政府單位才會裝這種東西,沒想到在這個地方居然也有。

除了反坦克路障,大門口還有一道位於金屬軌道中的鋼制閘門,這道閘門足有二十厘米厚,可以沿著軌道向兩邊展開或者合攏。除了被坦克炮抵近攻擊,就算一般的火箭彈大概也奈何不了這道門吧?

當大門打開後我們便被門口的守衛緊張兮兮的迎進了院墻之內,而直到大門在我們身後再度關閉,樓內的那些平民才湧出大樓前來歡迎我們的到來。

“你好,我是這裏目前的最高負責人,英軍中校約翰·喬伊斯,你可以叫我約翰。”由於我身上穿著以正常眼光來看相當古怪的鎧甲,所以約翰中校最終把趙潔當成了這支隊伍的最高負責人。當然,實際上這次任務也是他在指揮,我只是過來幫忙而已。只要他不提出過分要求,一般我都會聽他安排。

由於國際上的大國之間軍銜都是通用的,因此在趙潔到達後他便成了這裏的最高負責人,而約翰則成了他的副手。盡管我們這次過來的人員中除了趙潔之外還有一堆中校和幾名上校,但人家畢竟是英國方面的最高指揮官,別人的部隊由人家自己指揮自然更方便些,我們也只能進行指導性指揮,想要全盤接收人家部隊是不可能的。

在英國那邊介紹完,德國那邊的一名軍官也前來向我們報道,這家夥只是個少校,軍銜更低,而且他都不是正規部隊出來的,連這個軍銜都是因為維和部隊的特殊情況臨時給的。他的真正職稱應該是高級警督,畢竟他手底下的全都是武裝警察而不是正規軍。

兩國的軍事主官和趙潔打過招呼後並迅速帶著趙潔他們前去會議室商討起了現在的情況。我們帶來的裝甲車則是迅速打開艙門卸下了一箱箱的藥品,其中還出來了幾名軍醫,在和之前派來的那支特種部隊接頭之後通過他們迅速的找到了傷員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