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威脅(第2/2頁)

其實正常的網絡遊戲是不可能讓玩家全部向職業化方向發展的,畢竟一個網絡遊戲本身並不會生產出什麽東西來,大家要都是辭掉現實中的工作不幹進遊戲當職業玩家,那這個世界豈不是要發生世界末日了?

不過,現在的問題是,我們這個世界本身就是即將發生世界末日了。為了應對末日,各主要大國都在忙著造飛船。這些飛船消耗了大量的社會資源,即便是各國聯手掩蓋,但如此大量的社會資源流失,必然是會引起一系列無法掩蓋的社會現象的。而建造飛船就需要一個穩定良好的社會環境,因此建造飛船的事情必須保密,不能讓一般平民知道這些國家在造移民船。同時,因為人在現實中活動會消耗大量的資源,所以,在《零》這個計劃被提出來的時候各國才會一路綠燈,甚至不惜動用國家機器的力量去幹涉社會運轉,半強制半引導的讓大量平民進入遊戲之中。

各國建造移民船消耗大量資源,為了滿足這些資源消耗,社會經濟結構開始轉型,各國的經濟模式開始趨向於重工業方向,所有和重工業無關的東西幾乎都被抑制了下去。而現在的社會生產力決定了,人類只需要很少的人員去進行重工業以及農業,就可以滿足全世界人口的需求,因此當整個社會向重工業體系轉型的時候,那些原本的第三產業以及各種輕工業、旅遊業等等等等的一系列產業都將被迫減少運營直至完全停頓。

這些產業原本占用了全世界60%以上的勞動力,而現在他們處於失業或半失業狀態。人一閑著就會出事,所以將大家吸納進入遊戲內就成了最好的一種緩和矛盾的方式。當然,這種方式不可能長久,但……誰在乎呢?馬上就世界末日了,撐到飛船完工大家就直接閃人了。至於說被丟下的人……反正運作著一切的那些領導者是不再乎的,從決定舍棄一部分開始,那些人其實就已經不被當成是國民的一份子了。

其實《零》吸納現實中的人員進入除了能暫時緩解社會矛盾之外,它還有兩個巨大的作用。

第一,隨著玩家職業化進程的加劇,《零》實際上正在完成一種社會資源的再分配,原本的社會資源被用虛擬資源暫時代替,只要這一狀況不會危及玩家的基本生存限制,這種虛擬化資源的方式就可以完全滿足玩家的生活需求。因為大家都在遊戲裏,現實中只要一張床、一個遊戲頭盔、一根電、網共用連接線就已經可以滿足人的基本生存需求了。假設一個玩家除了吃喝拉撒之外從不下線,那他對房屋的需求甚至只需要一個廁所那麽大的面積就夠了。而生活中的那些家具、工業品、電器、服裝、化妝品,等等等等,這一切的消耗全都可以省略了。這在無形中就節約下了現實中的資源消耗,從而達到了縮減社會消耗,集中資源保證飛船建設的目的。

第二,玩家職業化帶來了人員意識形態的轉變。為了盡量帶走更多人,飛船上根本就沒有活動區。所有被帶走的人都將躺在一個一個好像棺材一樣的睡眠倉之中。這些既是生命維持裝置又是遊戲倉的睡眠箱也不過就是一個棺材的大小。相比之清醒狀態下幾個人一間艙室,這種方式無疑能節約下大量的生活空間。而且因為除了大腦,身體其他部分都在休眠狀態,所以人的氧氣消耗和營養物質消耗都會降低到一個極限狀態,這就決定了我們可以用更少的氧氣和營養物來滿足更多人的需求,這將為我們節約出大量的空間,而這些空間又可以帶走更多的人。所以說,《零》其實就是在給大家一個提前適應的過程,讓老百姓不再拒絕這種生活方式。習慣了,自然就不會反感。

正因為《零》的巨大好處,所以各國都在努力推行它的運轉。而眼前這個家夥雖然嘴上夠硬氣,但顯然,他也非常怕失去自己這個帳號人物,因為在現在這個社會環境下,失去自身帳號,其實比失業還要嚴重,簡直和失業加失意差不多,連學歷什麽的統統都一起報銷了。

“最後一次機會,你說是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