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發現(第3/6頁)

其實正常來說我們完全可以不用破壞城市防禦系統的,因為正常情況下一旦敵人進城,防禦系統也就等於是廢掉了,畢竟也沒什麽人敢往自己城市內部開炮的。但是,對方之前連續兩次對城市進行清理的事情讓我們意識到了對方真的幹出來開炮轟自己城市的事情,畢竟他們都能舍棄一座城市了,那麽在舍棄前轟他幾炮又有什麽大不了的呢?

雖然我們這邊的不是高手就是神族,根本不怕對方的炮火,可問題是我們是來找線索的。我們自己不怕炮火可不代表我們的目標不怕,萬一城市被炸成了廢墟,我們豈不是又白忙活了?

正因為想明白了這些,所以我和拉達曼提斯都是毫不猶豫的沿著城墻沖了出去,而對面的玩家在發現我們沒有進城而是直接沖著炮台過來了,立刻就將身邊的炮彈什麽的都放到了一邊拔出武器開始打算和我們近戰。

原本看到兩座城市靠的這麽近我就已經覺得奇怪了,現在站在城墻上我才算是真正明白這兩座城市靠這麽近的原因,而對面拿出武器的那些玩家也徹底證實了我的想法。

事實上剛剛在踏上城墻的瞬間我們就接到了系統提示,提示內容就是告知我們現在已經不在韓國境內了,而是到了俄羅斯。僅僅只是跨越了幾百米的距離我們就從韓國跑到了俄羅斯,這種事情最簡單的解釋就是我們腳下的這座城市其實是一座俄羅斯城市。因為每個國家的城市都會在城市外圍形成一定範圍的領地,而如果兩座城市之間的距離間隔不足以達到城市的基本領土範圍,那麽兩個城市的勢力範圍分界線就將會是兩座城市的城墻外沿的連接線的中點,也就是城市外面的距離兩個城市各一半。這種情況不會因為你的城市等級高就偏向你,而是完全取決於城市的城墻位置。

以上所說的就是兩座城市如何劃分勢力範圍的方法,而如果這兩座城市分別屬於不同國家,那麽它們之間的那個勢力範圍分界線其實也就是國境線了。

我們現在所在的這兩座城市明顯就是分別屬於韓國和俄羅斯的,而剛才我們被炮擊的位置其實正好是分界線靠韓國一側,之後因為我們要躲避炮彈,所以大家都用了能力。我和拉達曼提斯都是直接閃到了這邊的城墻上,因此等我們一踩上來立刻就意識到了自己到了俄羅斯範圍。至於說我們眼前這些沖過來的俄羅斯玩家,那自然就是證明這是座俄羅斯城市的最好證據。

對於韓國人和俄羅斯人這樣設置城市我其實大概能想到一些原因。現在這幾個韓國行會明顯是和俄羅斯行會串聯在了一起組成了某種聯盟一樣的東西,而因為組成了這種聯盟,就需要更多的交流,並且為了萬一發生戰鬥的時候可以盡快調兵支援,將兩國的傳送陣連接起來就成了非常必要的工作了。

但是,系統限制就是系統限制。哪怕兩個城市靠的再近,只要它們位於不同國家的範圍內,它們之間就無法進行傳送陣互聯。而要打破這種限制,唯一的方式就是建造跨國傳送陣。不過,這裏就存在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跨國傳送陣不是什麽人都能建造的。

最初很多人都以為跨國傳送陣是一種新式傳送陣,是我們行會研究出來的東西,但後來他們逐漸發現了其中的秘密。其實跨國傳送陣根本就不是普通傳送陣的升級版,它是一種完全不同於普通傳送陣的東西,是一種非常強大的魔法裝備。這個東西除了受到自然地材料和資金限制之外,建造它還需要受到系統監管。我們行會現在在很多國家都有分會城市,而有些國家其實不止一個城市,可是我們為什麽不在這些城市裏全都建造跨國傳送陣呢?雖然跨國傳送陣的成本比普通傳送陣高很多,但考慮到物資通過一個跨國傳送陣轉運與多個傳送陣直聯產生的經濟效益的不同,其實為每個大型城市配備一個跨國傳送陣才是最省錢的辦法。但是,我們不能這麽做,因為跨國傳送陣的建造數量是受到限制的。

系統對我們行會的限制就是,我們可以建造的跨國傳送陣的數量等於我們行會擁有城市的國家數量加一,也就是說,假設我們行會在六個不同的國家擁有城市,那我們能夠建造的跨國傳送陣的數量就是6+1=7,也就是一共7座跨國傳送陣。這個數量限制直到現在依然存在,而跨國傳送陣和一般傳送陣一樣都需要一對一的對應起來才能使用,所以我們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是沒法給某個國家配備兩個跨國傳送陣的。而如果我們那麽做了,那就代表著某個國家就不能再建造跨國傳送陣了。

目前我們行會擁有的跨國傳送陣基本上都是一個國家就只有一座,而僅有的兩個例外,一個是位於中日之間的那個迷霧島有一座跨國傳送陣是重復的,還有一個是戒律之城有一個是重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