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復仇計劃(第4/7頁)

那時候的海軍雖然傷亡很大,戰鬥也是勝敗交替比較平均,但是那個時候我們的海軍卻是非常的充實,基本上天天從早忙到晚,幾乎沒有消停的時候。後來隨著我們行會的技術力量逐漸強大,戰艦數量也是越來越多,最後就徹底擊潰了日本海軍,而隨著松本正賀的下台,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日本幾乎都處於沒有海軍的狀態。當時我們幾乎控制了整個日本海域,周圍根本就沒有日本人的戰艦。

但是,雖然那個時候我們的海軍已經搞定了日本海軍,可是周圍各國的海軍都還在,加上那個時候美國人的戰略重心也集中在太平洋區域,因此我們的艦隊除了要對付周圍國家的海軍,還要時不時的和美國行會的艦隊發生一些摩擦,就連俄羅斯人的艦隊也是時常出現在這個區域。

在那種條件下,我們的海軍自然是非常忙的。各種戰鬥任務不斷不說,時不時的還要被派到不同的地方參加對陸地戰鬥的支援,可謂是非常的充實。可是現在……情況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日本現在成了我們的傀儡國,雖然日本玩家自己不知道,但是我們知道,所以我們和松本正賀都在找各種借口避免兩國艦隊發生摩擦,因為這對我們來說基本上算是內耗。另外,由於最近的日本戰略發生了一些變化,松本正賀應我們的要求,開始引導日本玩家向著韓國和俄羅斯方向發力。這一行動計劃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讓日本玩家成為我們的急先鋒,去跟老毛子拼消耗。當然也順便讓韓國的那些左搖右擺的勢力稍微消停點。

但是,這個計劃雖然是很好的,可對闖王他們來說這卻不是什麽好消息。因為日本玩家全面入侵韓國,加上我們行會的故意放水,結果就是韓國現在基本上除了一些不與半島連接的海島還在韓國行會的手裏之外,韓國原本的領土基本上都成了日本占領區。

松本正賀雖然在發展日本海軍,但是卻不可能在韓國這邊發展,而韓國人自己現在除了海島防禦,根本就沒有多余的戰艦可以外派,這一結果直接導致韓國附近海域基本上成了真空區。而日本海域又因為松本正賀和我們的關系而處於一種微妙的平衡狀態,所以可以說我們的家門口基本上是沒有戰鬥的。

家門口安生,別的地方當然可以去,但問題是,那些地方也沒有什麽仗可以打。

我們冰霜玫瑰盟的戰艦技術越來越好,最近的幾次海戰已經向各國行會充分展示了我們的戰艦實力,結果就是東南亞的那些小國家的玩家根本就不敢跟我們打海戰。事實上只要稍微有點腦子都不會幹出襲擊我們艦隊的事情來。那些東南亞玩家組建的行會規模都不大,本身就比較窮,他們的戰艦不但數量少,性能也很一般。每次那些國家的玩家艦隊出海都是七八艘或者三五艘就搭夥出港了,而我們行會路過這裏的艦隊動不動就是三五百艘戰艦,你說這種規模要怎麽打?

所以說對方的艦隊根本就不敢碰我們的艦隊,兩者不管是噸位還是戰艦數量,反正任何指標都差了好幾個數量級,別說戰鬥了,連挑釁都不夠資格。說句不謙虛的話,如果對方的艦隊敢惹我們冰霜玫瑰盟的艦隊,我們的戰艦都不需要開炮,直接對著他們開過去就行了。那些小國家的戰艦最大的不過是巡洋艦級別的戰艦,噸位不超過七千噸,碰上我們行會動不動就七八萬噸的戰艦,隨便碰一下就完蛋了。所以說,兩者根本就打不起來。

這家門口打不了,東南亞沒人敢動我們,印尼早被我們肢解了賣給好多個不同國家的行會了,而且附近地區全都是我們行會的實際控制區,根本沒有任何勢力敢在這種地方活動。

可以說整個中國以南的區域基本上都是我們的勢力範圍,完全沒有任何戰鬥可以打,闖王他們的艦隊要戰鬥就只有往東西或者北邊跑。

往西方去可以去找歐洲人的麻煩,但是這個距離稍微有點遠,中間雖然還有中東那些國家以及印度這個龐然大物,但是這些國家的玩家貌似對海軍都沒有太大興趣,除了個別國家有一些小型艦隊之外,幾乎看不到什麽像樣的艦隊。去歐洲的話雖然敵人很多,想打仗絕對有的是戰鬥,可問題是,從中國大老遠的繞半個地球跑到歐洲那邊,打完仗還要回來補給、維修,這個成本怎麽算?再說了。我們又不是為了打仗而打仗。戰爭都是為了爭奪某種利益,沒有好處我們跑過去亂打個屁啊?

往西不行,那就只剩東和北兩個方向。

往東越過日本就是太平洋,能看到的目標就倆。一個是澳大利亞,另外一個是美國。

澳大利亞的海軍非常強大,雖然這個國家在現實中的軍事實力並不怎麽樣,但是在遊戲裏,他們的海軍其實非常的強,甚至於我覺得比起美國人也就只是數量方面存在弱勢,在戰艦性能方面基本上和美國人持平,和我們比起來也只是稍微弱一些,並不是差距很大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