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準備搶東西(第2/3頁)

根據我的估算,如果這個基地在龍緣的控制之下,我們即便是不上報國家請求資源傾斜,單靠我們自己的力量應該也可以讓這個基地在三個月內完成展開工作。如果我國政府也參與進來動用國家戰略儲備資源進行加速生產的話,我覺得兩個月就可以完成全部的展開工作了,然後我們就可以大批量的生產各種創造者們的技術產品。

當然,我們不可能去復制創造者們的那些普通設備,因為對我們根本就沒用任何意義。如果我們拿到這個東西之後,第一步就是讓其完全展開,恢復其工業生產能力,然後下一步就是集中力量瘋狂的生產推進器。

創造者們的飛船上使用的推進器是一種我們至今也沒有搞清楚到底是什麽原理的推進莊重。這個東西的體積很大,但推力也相當嚇人。如果我們可以自己生產這種推進器,那我們就真的可以不用攜帶任何火箭推進器了,因為這種推進器不但在推力方面甩了我們的化學火箭幾個星系,更重要的是這玩意的能源獲取方式實在是太逆天了。

這種推進器雖然體積很大,但這個體積並不完全只是推進器,它之所以大,主要是因為這種推進器還自帶一個質能轉換器。這個質能轉換器和推進器本身是連在一起的,是一個完整的模塊。

這個質能轉換器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將一切擁有質量的物質轉化為能量,然後驅動推進器產生推力。

說的簡單一點就是,你哪怕往這個轉換器之中扔塊石頭,也能讓推進器獲得巨大的能量。雖然說在移民過程中我們不太可能有機會去某個星球上采礦,但如果是使用這種推進器的話,那我們完全可以捕捉沿途發現的隕石,然後將其直接塞進推進器配套的質能轉換器之中,然後我們就可以得到龐大的能源了。

事實上如果真的可以批量生產這種推進器,我們甚至真的可以在移民過程中進行采礦作業了。比如說我們可以專門建造一艘采礦船。這艘船上不搭載乘客,只有一套破碎器外加巨大的挖掘鏟,然後再有一個巨大的貨倉和一個小小的控制室就可以了。至於剩下的部分,可以裝上十個八個的創造者推進器。這樣這艘采礦船就會擁有移民船幾十倍乃至上百倍的推重比,自然其加速和減速能力都是移民船望塵莫及的。

有了這種采礦船,我們就可以讓采礦船全力加速,飛到艦隊前面去,然後隨便找個星球或者大型隕石,接著直接降落在上面,用破碎器將星球表面或者隕石表面的整塊表面敲碎,然後用鏟鬥將碎石塞進貨倉。等貨倉裝滿之後,移民船隊應該已經超過采礦船的位置了。但是即便超過去了也不會太多,因為我們采集的不是特定礦物,而是在胡亂的往船艙裏賽東西,反正有那個質能轉換器,不管你挖到什麽,就算是最普通的石頭也照樣能當燃料用。所以采礦速度肯定非常快,因為直接在表面挖就可以了,不用往下鉆洞。而且,采礦船本身就比移民船速度快得多。

當移民船隊飛過去之後,采礦船就可以開足馬力迅速的追上去,然後將采集來的石頭之類的東西直接交給船隊中專們用來分配燃料的艦隊內交通艇,讓其將這些石頭分別送給每一艘移民船當成燃料,而采礦船卸下那些石頭之後就可以繼續加速,超過艦隊到前面繼續去采礦去。

按照這種模式的話,理論上我們是可以一路采集一路往前飛的,這樣的話燃料就等於是無限了。而燃料無限對星際移民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不用考慮燃料的話,路上只要發現危險,我們就可以隨時躲避,因為燃料不再是限制我們的條件,我們也不用為了怕到地方之後沒辦法減速而不敢使用燃料。這樣放開燃料限制的話,我們不但移民船的速度回大幅度提升,更重要的是安全性的提高。

另外。目標星球目前來說對我們還是個未知數,雖然我們的遙感衛星采集的數據可以推測那是一枚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但我們誰也沒去過,真的到那邊是個什麽樣子誰也不敢保證。

之前因為燃料的限制,我們就只有一次賭博的機會,萬一到了那邊之後發現那地方根本沒法住人,那人類就只能等死了。但是,如果有創造者們的推進器,那情況就不一樣了。

有足夠的燃料的話,我們就沒有必要非要沿用慣性飛行方式一口氣飛到目的地了。有必要的話,我們甚至可以在半路上找一個富含礦物的星球讓艦隊先進入環繞軌道圍著這個星球兜圈子,然後派出采礦船和運輸艦帶著工業設備下去在這個星球上建起臨時性的工業設施,然後就地采礦冶煉,生產出大量嶄新的飛船零件,然後運送到太空中,給我們的艦隊中所有的飛船都進行一次大修。我們甚至可以直接在這個地方重新建造幾艘新船,然後等全部準備好之後再把人類休眠艙轉移到新飛船之中,接著重新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