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核物質的正確用法(第2/3頁)

其實就像很多高科技產品的原理實際上都非常簡單一樣,朝聖者們掌握的某些黑科技對地球人來說簡直就跟神器法寶一樣,但其實說白了原理非常簡單。

關於放射性物質組成的能量護盾,這個理論在人類的知識體系之中尚未被提出過,但是朝聖者們對這種技術的應用卻幾乎深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要解釋這種原理非常復雜,但在地球上卻有著一種和這個原理非常類似的東西,這種東西非常普通,以至於幾乎每個人都見過。而這種東西就是——磁鐵。

對,就是隨處可見的磁鐵。

磁鐵具有磁性,可以吸附鐵、鈷、鎳這是那種金屬元素,這一點大家都知道,但磁鐵如何產生磁性的很多人就不知道了。

大家都知道電磁感應原理,電流可以產生磁場,而磁場也可以產生電流,這個倒是不太難。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實永磁體內部就有電流存在。

可能有人會反駁:“胡說。磁鐵誰沒見過?我怎麽不知道磁鐵有電啊?”

對,磁鐵確實不會對外放電,這也是為什麽永磁鐵會長時間帶磁性的原因,因為永磁鐵本身就存在一種內部電流,自由電子在永磁鐵內部的原子之間不斷的進行交換,這些不斷交換的電子在一般物質中是混亂而無序的,但在永磁體中,這種電子流是定向的,它們全都順著一個固定方向流動,於是磁場就出現了。

因為這些電子始終在這塊磁鐵的內部原子之間流動,並不會對外放電,所以磁鐵實際上呈現的是電中性,你檢測不到它帶電,它也不會對外放電。這種情況帶來的效果就是電子勢能不會損失,因此磁場不會輕易消失,而是會長期存在,畢竟磁鐵內部的電子流也要遵守能量守恒定律啊。加入磁鐵真的對外放電,那麽它肯定會因為電子勢能消失而失去磁性。這就是為什麽電磁鐵只要一斷電就沒有磁性的原因,因為它不是通過內部電流循環產生的磁性,當電流被釋放自然磁場也就消失了。

知道了永磁體的磁場是怎麽產生的後,再反過來看放射性物質。

我們都知道放射性物質本身是帶有大量能量的,因為放射性物質的衰變會損失質量,而質量不會無緣無故消失,根據質能方程,損失的質量會被轉換成能量,而這種能量的強大大家都知道,畢竟核武器依靠的就是這種能量。當然我說的是原子彈,氫彈的能量來源於聚變而不是裂變,不過兩者同樣會損失質量釋放大量能量。

正常情況下放射性物質不管是衰變、裂變還是聚變,結果都一樣。質量會下降,損失的質量會被以多種混合輻射以及熱能的方式釋放出去,這樣一來等到放射性物質的質量損失差不多的時候,放射性就會逐步下降,並且最終失去輻射性。

但是,如果使用一種方法,讓放射性物質不對外輻射能量,而是將自身輻射出去的能量傳遞給下一個放射性物質原子,那麽會發生什麽情況呢?

情況很簡單,這會形成一個循環。每個放射性物質都會裂變,然後將能量傳遞給下一個原子,它自身則因為裂變、衰變或者聚變反應損失質量,同時失去能量。但是,下一個原子其實在上一個時間片段之中也發生了一樣的情況,它損失了質量,也釋放了能量。但是,之前的原子釋放的能量並未消失,而是被它重新吸收,於是能量被補充,原子損失的質量又重新恢復。當每一個原子都進行這種傳遞的時候,就會形成一個完整的閉合鎖鏈,能量會被在這塊放射性物質的整體之中不斷的傳遞,其內部相當於一直在進行不間斷的核反應,而且其強度非常之高。

這種強大到恐怖的能量將在物質之中不斷的循環,這就等於將一枚原子彈爆炸所能釋放的能量,全部約束在了一塊放射性物質的內部,你可以想象一下那是何等恐怖的能量流。

但是,不管這種恩呢過量多麽恐怖,它本身卻是超級穩定的。因為能量只在內部循環,所以能量不會釋放,就像那磁鐵不會對外放電一樣,這塊放射性物質也不會對外產生輻射了,因為能量都被圈禁在內部了,它在整體上反倒變成了沒有任何放射性的物質。

當這樣一種物質形成之後會發生什麽?答案很簡單。一種堅不可摧的物質誕生了。

這種物質的內部形態被以核能所凝聚,其表面原子不斷的在進行核爆,但爆炸的能量一直在內部流動。此時如果有外力介入,那麽它要做的就是破壞這種鏈式反應,而這個反應本身是以這塊放射性物質的整體核爆為基礎的,那就是說,除非入侵的能量強度超出了這塊物質整體進行核爆所能釋放的能量總和,否則它就無法摧毀這塊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