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地下河谷中的軍事基地(第2/3頁)

不想浪費那個時間,我幹脆讓依佛裏特和車一起在外面等,而我和淩、小純、夜月則是跟著那個辦事員一起坐上了基地裏派出來專門接我們的車,警長並沒有跟進來,在這裏就和我們分開返回了。

基地裏出來的這輛車直接拉著我們穿過了兩道哨卡,然後就到了一個位於山體上的基地入口。從這裏進入的時候又做了一次全身檢查,結果還鬧出不小的動靜,因為我們體內有大量金屬材料。盡管過來的時候動力裝甲都已經留在了車上,但是我們畢竟還有機械內骨骼,所以理所當然的就觸動了金屬探測器。

本來我們體內的這種金屬骨骼是特殊的合金,而且還有專門的設備用於抵消這種金屬帶來的異常信號,因此一般的機場或者民用場所的檢測器對我們的金屬骨骼都是沒有反應的。但問題是這個基地用的探測器明顯是高規格的類型,而且是多種探測手段的結合體,屬於復合型探測設備。這種設備探測到的信號經過電腦處理,可以排除偽裝設備造成的假象,因此我們的金屬骨骼理所當然的沒有逃過檢測系統的檢測。不過還好,帶我們進來的人顯然提前得到過通知,所以讓人給我們做了全身掃描之後做了記錄就放我們過去了。

過了這道檢查之後後面就沒有檢查站了,大門裏面和一般基地都差不多,先是一個大廳,裏面有很多車輛,還有一些工程機械不知道在忙著什麽,不過我們則是從側面一個小型電梯下到了地下非常深的地方。

從這個電梯出來之後又走了一截路,然後轉了一次電梯終於到達了一處地下平台。這個平台是修在一處地下空洞之中的,一條橫向的地底大裂谷從左側延伸到右側,因為距離太遠外加有一定曲度,所以看不到兩端的情況。不過裂谷對面的巖壁距離倒是不太遠,大概也就二百多米樣子。當然這個跨度還是相當不小的。

這個平台其實是個纜車站台,一道循環的纜車索道從對面的巖壁上一直延伸到這邊。不過和這邊不一樣,對面的那個平台上有守衛人員,而且還不少,我甚至看到了一台蜘蛛形態的武裝機器人掛在平台外面的巖壁上。看樣子這玩意就是為了這種地貌定制的型號。

纜車開過去之後我才發現這個平台上有好幾部電梯,不是向上而是向下延伸的。這個電梯非常的簡單,完全的敞篷設計,除了一圈齊腰高的欄杆之外就剩下腳下一層鋼板而已。控制台就是一個拉杆,往上推就往上走,往下拉就下降,一松手就停車。

我們到了這邊之後又被轉交給了另外一個軍官,之前帶路的那位轉身就跟著纜車又回去了,而且這位走的時候連那個日本政府的辦事員也一起帶走了。我們四個只能單獨跟著那個軍官乘坐其中一部電梯往下走。

這個峽谷的深度真的相當誇張,一直下降了很深之後我們才到達底部。這下面本來應該是條地下河,因為地面上全都是鵝卵石,但是現在卻看不見水,大概是日本人在這邊建立基地的時候順手把地下河給改道了,或者幹脆就是被抽出去了。

順著這個滿是鵝卵石的河谷向前走,不多遠就可以看到一只照明燈,所以下面的光線還不錯。繼續前進不到二百米我們就看到了一處施工工地,在河谷的左側巖壁上嵌著一大塊金屬板,明顯能看出來創造者的風格,這應該是一處遺跡,只是還沒挖出來。不過我們的目的地不在這裏,跟著那個軍官繼續往前走,不多遠又發現一處遺跡。這個遺跡明顯埋藏的特別深,外面已經挖出很大的一大片空地來了才看到那個遺跡飛船的一點尾巴。不過看推進器的大小,這應該是一艘相當不小的飛船。當然也可能是飛船的一部分。

從這裏再向前走不多遠河谷就變成了T字形。我們來的這個方向應該是剛剛開發的,因為地面都是鵝卵石,而橫向的這條通道卻是鋪了水泥地平,就連墻壁上都做了簡單的拋光,至少沒有那種會撞到腦袋的突出部了。

沒想到在這邊的路上居然還有一輛車在等著我們,雖然是個高爾夫球車一樣的小型電動車,但是跑起來飛快,很快我們就被送到了橫向通道的其中一端。這邊的開發明顯已經有很長時間了,因為墻壁上可以看到非常古老的建築風格,那種風格的建築搞不好都是二戰剛結束的那段時間搞出來的。在這邊已經很少有在施工的地方了,畢竟是開發了很久的區域,不過這邊卻是有很多就地挖掘出來的洞穴,裏面都被改造成了實驗室,透過外面的玻璃墻就可以看到裏面一群一群的白大褂們拿著一堆實驗材料在那裏折騰。

我們被帶到了一處鋼架結構的旋梯上,爬上五米多高的旋梯之後就是一扇嵌在墻壁上的大門。軍官將我們送到這裏居然又換人了。這次接待我們的是個一身軍裝的妹子,看起來倒是比之前的死人臉軍官養眼多了。不過進去之後沒走到五步她就微笑著向旁邊的一個門裏做了個請的手勢說道:“請進,涉谷將軍已經在等著你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