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瘋狂的西斯人(第3/3頁)

雙護盾設計並不是什麽高大尚的科技,它無非就是給一艘船裝備兩套互不相幹的護盾發生器,其中一套緊貼船體,另外一套稍微靠外一些,這樣戰艦就可以有兩層防護,能夠更好的保護戰艦。

當然,以上都是做夢,因為實際情況是——雙護盾會互相幹擾,結果就是用200%的能量消耗換來了150%的防護效果。雖然防護增加了,但是能耗比也增加了。當然,可能有人認為只要能擋住敵人的攻擊保護戰艦,多用點能量沒關系。對,這個想法是沒錯,可問題是這種設計的缺點不管是這一個。

雙護盾設計被提出來之後很多宇宙文明都試過,但最後得出了一個結論就是——與其使用雙倍的能耗和雙倍的空間去安裝兩套護盾,還不如把能量和空間集中起來裝一套更大的。這有點像坦克上的火炮設計理念,也就是與其為一輛坦克安裝兩門小口徑的火炮,不如把空間集中起來裝一門更大的火炮。這個防護罩也是一樣的情況。兩個小的防護罩用掉的空間和能量如果集中裝一個大功率的護盾發生器,產生的防護效果其實要遠高於兩個小的護盾發生器。

正因為以上這種被廣泛認可的理論,所以宇宙戰艦後來幾乎都放棄了雙護盾設計,除了極個別特殊用途的戰艦會裝備雙護盾,一般的戰艦都是只有一層護盾。

大家都只有一層護盾,新星號這種帶兩層護盾,而且屬性還不一樣的情況就更顯得奇怪了,要不然西斯帝國戰艦上那些人也不會那麽驚訝了。

而事實上就是……新星號其實只有一套護盾發生器,而這第二層所謂的護盾發生器,其實就是它的生物裝甲自帶的生物斥力場,也就是說這其實是裝甲材料本身的特點,不是護盾。當然,它其實也具備護盾的作用,而且不會幹擾第一層護盾的強度,反而因為它逸散出去的能量會補充外面那層護盾的能量,所以反過來還能增加第一層護盾的強度。這絕對是個劃時代的設計,至少面前這艘西斯帝國戰艦上的西斯帝國士兵們就吃了個暗虧。